一明文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凉山州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

发布时间:2023-05-27 17:00:07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2月1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州长罗凉清各位代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审查,并请州政协委员提出意见。2015年工作总结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凉山州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供大家参考。

凉山州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



政府工作报告

——201621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州长 罗凉清


各位代表:

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审查,并请州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5年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发展回顾

过去一年,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我州转型发展经受巨大阵痛。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州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复杂局势,坚毅前行、困境突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三五”决胜同步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去年,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难题,及时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42条措施,帮助困难企业复工达产,支持重点行业发挥产能,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止滑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4.6%,降幅逐月收窄;出台加强州级重点项目管理工作意见,集中开工重大项目256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73亿元,增长2.6%;出台支持建筑业、房地产业发展“两个意见”,深挖潜力,培育新增长点,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8.2亿元,增长21%;精心组织参与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培育消费新热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7.2亿元,增长11%;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642万美元。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4.8亿元,增长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亿元,下降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4084元、9422元,增长7.7%11.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

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狠下决心调结构,发展质量呈现积极变化。去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企业8户,关停小煤矿4处,重金属、农村面源等污染治理全面加强,省下达节能减排和环保指标全面完成。全州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其中西昌达标358天。大力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建设攀西试验区,钒钛、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攻关取得突破,凉山稀土产业技术研究院、攀西药业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加快建设,州创业创新孵化中心暨大学生创业基地建成投用,全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1.8亿元,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2%

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东方电气凉山风电装备制造示范基地基本建成,杨房沟、乌东德水电站开工建设,121个风电场、斯特林太阳能聚热发电等项目加速推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基本建成,农业增加值增长4.3%。着力发展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增效,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6%。把旅游作为首位产业推进,倾力打造“大凉山”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成功创建邛海国家旅游度假区、会理古城4A级景区,接待游客372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1.7亿元,分别增长17.8%33.2%;现代金融业加快发展,保险机构实现县市全覆盖,各项存贷款余额、保费收入分别增长7.4%24%;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实现交易额39亿元、网络零售额15亿元,分别增长 106%257%

“十二五”期间,累计淘汰落后产能567.3万吨;攀西试验区获批首个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644项,获授权专利968项,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户、省创新型企业22;溪洛渡、锦屏等一批大型水电站投产发电,新增清洁能源装机 2868万千瓦;创建国省品牌132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21;旅游收入增加2.5倍,年均增长31.2%。“三大片区”“两大类区”统筹推进、协调发展,西昌跻身全国县市经济综合实力、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7个县市经济总量超过五十亿,其中3个县市过百亿,多点多极支撑格局加快形成。

我们着眼改善发展条件,持之以恒强基础,瓶颈制约加快突破。去年,第一轮“凉推方案”建设项目加快推进。G5高速泸黄试验段开工建设,改扩建国省干线公路351.8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825.8公里,开工建设“溜索改桥”7座、建成特大渡改桥1座、加固改造桥梁4座,建成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栏 123.2公里、客运站26;完成《凉山港总体规划》编制,建成水运港口码头40个。大桥水库灌区二期、盐源龙塘水库等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新增有效灌面6万亩、节水灌面10.2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6.5万亩。

建成垃圾填埋场4个、污水处理站1;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2.4%。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0.8万亩,完成营造林 138.8万亩,实施退牧还草723万亩。县市城区和重点乡镇4G网络实现全覆盖。“十二五”期间,雅西高速建成通车,全州新增公路通车里程4318.2 公里,青山机场新增7条航线,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凉山段开工建设;建成大中型水利工程4个,整治病险水库153;建成输变电工程1100个,实施农村电网改造12.3万户;完成有线电视模数转换改造21.5万户;城镇化率提高4.6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提高2.1个百分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75平方公里;完成重大地质灾害治理、中小型排危除险项目205个,避险搬迁安置9500户。

我们立足破解发展难题,攻坚克难促改革,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去年,审议通过25个专项改革方案,开展14项改革试点示范。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审核公布各类行政权力事项6235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改革稳步推进,新增市场主体1.5万户;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工作,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流转土地37.8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75%;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整合和机构设置;州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财税改革不断深化,“营改增”全面实施;公务用车改革有序推进。

成功举办第七届彝族国际火把节、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国际帆船赛等重大活动,重点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出台投资促进“双十条”政策,新签约项目83个,到位州外资金507.5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5.5%。“十二五”期间,以经济体制为重点的各项改革统筹推进。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在凉山落户的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新增21户、达32户,到位州外资金2275.4亿元、是“十一五”的3.4 倍。

我们紧紧围绕群众关切,千方百计惠民生,一批民生大事实事深入实施。去年,减少贫困人口10.6万。“十项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18.6万人、创收160.5亿元。城乡低保和“五保”对象、孤儿及特殊困难儿童全部纳入保障救助,新增集中供养床位1210张,为7.5万名困难家庭失能老人、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中心实现县市全覆盖。

“五大保险”参保115.6万人次,城乡居保覆盖189.8万人,社保卡持卡264万人。“惠农保”试点覆盖289万人。积极推进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开办村级幼教点1289个、招收幼儿5.5万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5.4%;改扩建薄弱学校1227所,学校光环境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净入学率分别达99.1%92.5%;西昌、德昌被认定为省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招收“9+3”免费职教学生4791名。

新农合参合率达99.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9‰,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发现增长率、死亡率均下降1.1个百分点,法定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西昌、普格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西昌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彝族火把节被列为国家级非遗整体性保护试点项目,民族歌剧《彝红》在国家大剧院公演和全国巡演,泸沽湖“摩梭家园”建设顺利推进,州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实现全域覆盖,建成3534个广播“村村响”工程。“十二五”期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 1123亿元,是“十一五”的2.8倍。

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7.7万,贫困发生率下降17个百分点;解决了135.2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57.6万无电群众的用电问题;建成新村新寨2483个、保障性安居工程2.86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4.2万户;搬迁安置水电移民5万人;盐源地震、喜德特大洪灾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越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

我们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毫不松懈抓安全,和谐稳定大局持续巩固。去年,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成功举办“彝海结盟”80周年纪念活动,营造了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的良好氛围。依法治州全面推进,“法律七进”活动深入开展,创建国省法治示范先进单位29个。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信访总量下降12.9%。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命案破案率达100%。破获毒品刑事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分别增长76.5%72.9%,外流贩毒人数下降10%,金阳成功摘掉“全国毒品通报警示县”帽子,“绿色家园”实现首批收戒千人目标。

安全生产经营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5%7.5%,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查处食品药械违法案件1083件,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形势不断好转。积极开展应急演练,预防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出台治理婚丧嫁娶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问题“一个规定、三个办法”,移风易俗深入推进。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建设等工作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成功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州。防震减灾工作名列全国前茅。台湾事务、保密、地方志、档案、供销、语言文字、妇女、红十字会、气象、邮政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十二五”期间,全州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县市城区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木里实践”“西昌经验”受到国家、省高度肯定,“平安凉山”建设开创新局面,依法治州开启新征程,为全州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是凉山经受特殊困难和严峻挑战的五年,也是全州上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五年,更是凉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五年。我们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坚持在干中争、争中干,坚定不移抓发展、促转型,经济总量跨越千亿大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百亿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3%14.8%,凉山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我们坚定不移破瓶颈、补短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交通大会战,强力推动教育事业振兴发展,长期制约凉山发展的重大瓶颈不断突破。我们坚定不移谋福祉、惠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统筹型、捆绑式”扶贫开发模式,大力推进精准脱贫,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我们坚定不移创稳定、促和谐,全面推进依法治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凉山”建设,全州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这五年,是凉山经济大发展、改革大踏步、民生大改善、环境大变样的五年。历经五年的艰辛努力,凉山已经站在了全新的历史起点,必将激励我们在同步全面小康建设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凉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深切关怀,离不开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奋发图强,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倾情相助。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中央和省驻州单位,向驻州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凉山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州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的基本州情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脱贫攻坚面临最难啃的 “硬骨头”;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在“三期叠加”影响下集中显现,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缓慢;稳增长面临巨大压力,一些行业产能过剩,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亏损面大,尽管2015年我们采取了许多针对性措施,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仍没有实现预期目标;一些改革事项还未落地,改革红利尚未充分释放;社会民生领域欠账多,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我们深知政府肩负的责任重大,将高度重视并解决好这些问题。

“十三五”发展的主要考虑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我州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展望未来五年,凉山仍将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过多年努力,我州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国家、省一系列重大特殊支持政策叠加,综合竞争优势日益凸显。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比较多,宏观经济环境可能更加趋紧,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防风险的任务艰巨繁重。

根据州委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建议,州政府组织编制了《凉山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印发大会审议。这里,我着重从两个方面简要说明。

关于奋斗目标。《纲要(草案)》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州“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具体目标建议。一是建设幸福凉山。保持高于全国全省的经济增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左右;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基本消除绝对贫困,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二是建设美丽凉山。

森林覆盖率达到47%,污染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省下达环保指标全面完成,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三是建设文明凉山。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普遍养成,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四是建设活力凉山。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具有凉山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以上。五是建设法治凉山。依法治州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关于发展战略和路径。我们将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省委“三大发展战略”部署要求,认真贯彻州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着力实施“八大战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提升凉山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着力实施精准脱贫攻坚战略。把脱贫攻坚作为贯穿“十三五”凉山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列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以最高站位、最大力度、最强保障,坚决啃下“硬骨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二是着力实施基础设施先行战略。坚定不移推进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三是着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四是着力实施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坚持分类指导,推进“三大片区”“两大类区”差异化、梯次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构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五是着力实施科教人才优先战略。认真贯彻州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精神,大力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构建民族地区人才高地,为凉山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人才支撑。六是着力实施民生固本战略。强化民生保障,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州各族人民。七是着力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快突破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加强开放合作,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八是着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以硬约束、硬措施治理环境突出问题,切实保护好凉山这片绿水青山。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形势变化和阶段性特征,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定力,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十三五”发展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顺利实现,同步全面小康建设的伟大使命就一定能圆满完成。

2016年主要工作

2016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做好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发展成果共享新格局,推动经济恢复性增长,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11%以上,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环保目标任务。

以上指标是在综合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州实际提出的,统筹兼顾了“稳”和“进”的需要,充分考虑了实现“十三五”总体目标、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聚焦聚力加快减贫摘帽。着力实施“七个一批”行动计划、十二个脱贫专项方案,精准发力、精准脱贫,确保16.48万贫困人口脱贫、778个贫困村退出,其中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5县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打赢决胜脱贫攻坚第一仗。

突出抓好产业富民。在做大做强烟、桑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种好“果、薯、蔬、草、药”。 大力发展“1+X”林业生态产业,新建、改造核桃产业基地480万亩,统筹抓好花椒、水果、油橄榄、油用牡丹、华山松等生态产业基地建设,确保每户贫困户种植经济林木5亩以上。创建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65.9万亩,开展技术培训120万人次以上。种植苦荞麦40万亩,试点发展大棚蔬菜3万亩以上,规范化种植中药材5万亩以上。大力种草养畜,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探索大户、专业合作社集中种植、养殖模式,让贫困户获取劳务报酬和入股分红。

突出抓好新村新寨建设。全面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确保建成彝家新寨222个、藏区新居35个、安宁河谷地区新村251个,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科学规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创新安置方式,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突出抓好交通建设。全面完成第一轮“凉推方案”项目建设,启动实施第二轮“凉推方案”。着力推进大通道建设,加快建设G5高速泸黄段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宜攀高速控制性工程,加快推进西香、西昭、乐西、永会高速公路和西昌绕城公路项目;加快建设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大力推进丽攀昭、宜西铁路前期工作;开展第二民航机场选址论证;建成6个重点乡镇渡口码头、4座水上旅游码头。

着力提升国省干线公路等级,6月底前实现州府到各县干线公路全面畅通;抓好第二轮“凉推方案”21个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县际公路骨架网络。着力加强农村交通建设,建成通乡油路500公里、通村通畅公路1500公里,推进22个县乡客运站建设,建成5个“溜索改桥”项目。

突出抓好教育发展。全面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教费、普通高中学费和教科书费。开办3342个村级幼教点、设立5101个幼儿班、招聘1.02万名辅导员、招收13.6万名幼儿,启动建设45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一村一幼”全覆盖,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185所,确保会理、会东、宁南、冕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督导评估。招收彝区“9+3”免费职教学生4400名。支持西昌学院加快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建设。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培训教师8000名,确保安宁河流域6县市教师交流比例达10%以上、其余各县达5%以上。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突出抓好禁毒防艾。强化公安机关缉毒执法首位工作,开展禁毒“五大行动”,抓好“绿色家园”建设,加快推进15个强戒所项目,持续推进外流贩毒整治,向全州60个重点乡镇派驻工作组,抽调干警赴180个重点村担任党支部禁毒专职副书记,确保布拖由全国毒品挂牌整治县降级为通报警示县,西昌、普格、昭觉、雷波、美姑、越西实现通报警示县摘帽,外流贩毒人数下降30%以上,吸毒人员管控率达95%,堵源截流查获案件、部省目标案件分别增长20%30%。全面落实《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办法》,抓好“1+8”艾滋病医疗救治中心()建设,加速构建“七大工程、一批中心”防治体系,坚决遏制艾滋病蔓延势头。

突出抓好机制保障。建立“州负总责、县市主体、乡镇落实”的脱贫攻坚工作体制,成立指挥部,设立“作战室”。创新投入机制,实施以均衡性转移支付单列单算为重点的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财政专项脱贫资金投入,深入实施金融扶贫惠农工程,落实贷款增量奖补、定向贷款激励政策。建立贫困退出机制,制定减贫验收办法,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严格督查问责。抓好国省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东西扶贫的协调服务,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和州内“4+5”对口帮扶,鼓励民营企业、商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依规参与帮扶,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二、把止滑回升作为紧迫任务,综合施策稳定经济增长。突出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强化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推动经济恢复性增长。

全力推动工业回升。完善企业帮扶责任制,促进停产、半停产企业复工达产。打好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组合拳,支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充分发挥产能。抓好产销衔接,引导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加强产业协作配套,提升本地产品市场占有率。通过股权投资、贷款贴息、事后奖补等方式,支持新开工及技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万凯丰高能储氢电池、凯瑞磷化工150万吨洗矿、会理10万吨电锌、重钢1000万吨采选扩建等30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技改投资150亿元、工业投资420亿元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以全省“项目年”为契机,规划推进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着力实施好140个省州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能源、交通、水利、信息、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扶贫开发、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投资。科学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谋划储备一批战略性、基础性重大项目。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用好PPP引导基金,推动项目审批便利化,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运营机制。

全力扩大有效消费需求。以新消费引领新供给、培育新动力,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中高端、多元化的服务供给。推进餐饮、住宿、居家用品等传统消费转型升级,培育教育文化、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等消费热点,拓展信息、绿色、时尚、农村等消费。继续组织企业参加市场拓展“三大活动”,举办好地方性节庆消费活动,鼓励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州内产品。落实城乡居民增收政策和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全力加快建筑业发展。编制实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推动建筑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力争建筑业产值增长35%以上。培育壮大本地建筑企业,积极引进州外大型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做专做精,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集设计、采购、施工、试车一条龙的工程总承包服务能力。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政府投资重点项目设计施工,支持企业抱团开拓州外市场。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争创国家、省发展钢结构建筑试点市州。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落实支持政策,加大民营企业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壮大规模、提升水平。完善社会化服务、信用评价、统 计监测体系,坚持权利、机会、规则平等,清理废除各种不合理规定,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引 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领域。

三、把创新改革作为第一动力,加快转型提高质量效益。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充分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实施区域协同创新工程,发挥攀西试验区先行先试“排头兵”作用,完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协调机制,积极融入成德绵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着力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支持重点企业组建国家级实验室、研发中心,推动稀土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提档升级,加快筹建国家级钒钛研究中心;推动建设以西昌为中心、德昌和冕宁为基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推动成凉、太和园区与西昌新区整合共建临港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西昌钒钛、会理有色产业园区创建省级、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实施创新联盟建设工程,支持企业牵头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重大科技联合攻关,促进产学研用贯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确保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以上。实施“创业凉山行动”,建设一批“孵化+创投”“互联网+”等新型孵化器、加速器,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支持农民工和凉商返乡创业。

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4+1”产业。推进水、风、光三大清洁能源整装开发,加快建设乌东德、杨房沟水电站和一批风光电项目,争取白鹤滩、卡拉水电站尽快核准开工。完善电力统调平台和外送通道,积极推进“缅气入凉”。实施“互联网+凉山制造”行动,重点发展钒钛合金、汽车装备、超导材料、磁性材料、储氢电池等装备制造业,培育石墨烯等新兴产业,推进钢铁、有色金属、磷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构建药材种植、饮片加工、成药研制等一体化医药产业链,培育以核桃、花椒为重点的食品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

大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以国有资本撬动社会资本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组建州农投公司,设立农业产业基金,搭建精深加工、农村电商和农村金融平台,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确保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户、合作组织100个、家庭农场200个。深化“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力争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2件,培育国省知名农产品品牌2个。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13.1万亩。加快推进大桥水库灌区二期、盐源龙塘水库等骨干水利项目,深入实施“五小水利”、小农水重点县和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大力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精心打造“全域旅游”首位产业,开发雅砻江“香格里拉黄金水上走廊”、金沙江水电工程观光等新兴旅游线路,高水平办好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文化节、北京“最炫民族风”凉山旅游推介会、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国际帆船赛等活动,推进乡村旅游试点创建,加快建成国际阳光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西昌换季办公总部基地,确保实现旅游收入337亿元。

大力发展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加快建设大凉山电子商务产业园、凉山特色馆等电商平台,抓好盐源、布拖、雷波3个国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00亿元、网络零售额30亿元。加快建成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普惠金融和新型金融业态。推进西昌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攀西国际商贸城等20个重点项目,培育10户服务业龙头企业,新增限额以上企业30户。

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争取国家、省支持,采取兼并重组、消化淘汰、对外转移、管控增量等方式,化解黑色、有色、建材等行业过剩产能,积极稳妥、分类有序处置“僵尸企业”。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推动棚改安置房、公租房、租赁市场与存量商品房市场有效衔接,清理各类不合理收费,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落实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政策,从制度、财税、金融、能源、物流等领域共同发力,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开展质量对标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品牌;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加强市场主体诚信建设和信用监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依法解决涉众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问题;加强政府债务监管,确保债务风险可控。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按期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加快建立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深化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有序推进供销社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大州属国有企业上市培育力度,积极组建国资小贷、旅投、航空公司。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支持州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持续推进“惠农保”试点,探索开展特色农业保险试点。

健全规范透明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县乡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制度,推进中期财政规划,构建财政金融互动政策体系。全面推行“三证合一”“先照后证”制度。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加快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完善重点领域价格形成机制,实行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制度,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科学有序开发玛瑙资源。

四、把协调平衡作为内在要求,统筹联动优化发展格局。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完善规划、政策、机制,加强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全面推进“三大片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两大类区”梯次化发展。加快建设安宁河谷核心增长极。充分发挥西昌首位城市作用,加快推进西昌、德昌、冕宁同城化和会理、会东、宁南一体化发展,继续支持会理撤县设市,加快构建“3+6”西昌经济圈,促进资源整合、产业联动、空间拓展,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增长极。深度挖掘彝区藏区比较优势,用好脱贫攻坚支持政策,加快建设“大凉山”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打造一批农特产品加工大县、生态旅游强县,抓好第三轮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实现特色发展、后发赶超。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系统性,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编制实施全州新型城镇化规划,完成2个县城总体规划修编、5个乡镇和20个村庄规划编制,建立规划违法违纪约谈制度。加快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深化“百镇建设行动”。深入推进“百万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9406套,棚改货币化安置率达50%以上,完成1.7万户农房抗震改造。全面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推进县城和试点镇地下综合管廊普查,建立地下管线信息平台,统筹规划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大桥水库引水入昌等项目建设。

推进西昌省级中小城市综合改革配套试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县城创建绿色、智慧、森林城市。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统筹整合执法队伍,落实城市管理主体责任。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加大违章建筑整治力度。加快完善农业转移人口与建设用地、资金和转移支付“三挂钩”机制,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市民化。

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巩固拓展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成果,加快培育文明新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普及县乡村“三馆一站一室”。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2.5万套,实施好321个广播“村村响”工程。

大力推进“三网融合”,促进高清、交互式网络和手机电视发展,提高彝语节目译制、播映和传输覆盖能力。实施好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农村数字电影等项目,提高文化资源供给共享能力。精心组织拍摄《彝海结盟》电视剧,大力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实施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规划项目,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实施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和展示利用工程,积极创建国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五、把绿色低碳作为必要条件,刚性约束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增强环保意识,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美丽凉山。

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明确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开发方向,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限制开发区产业准入管理,严控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发强度,构建结构优化、开发协调、集约高效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木里、盐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争取将昭觉、美姑等10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力争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3个、省级生态县2个、生态乡镇10个。积极探索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用能、用水、排污和碳排放权分配交易制度,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重拳治理环境污染。严格执行环境影响“三同时”制度,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狠抓污染企业挂牌整治,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确保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排放达标。加大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管力度。抓好土壤污染治理,强化土壤环境监测和基础调查,实施好会东野牛坪、冕宁安宁河上游等污染综合整治项目。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城乡集中供水水源地保护,划界立标农村饮用水水源地40个。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突出抓好4个乡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确保会东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

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加强环境监测、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加大执法惩戒力度。推进工业“三废”综合治理和回收再利用,实施能源、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全面加强生态建设。严格划定和控制生态保护红线,大力实施“绿化凉山行动”,着力修复生态系统。抓好天然林保护、森林草原防火,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 10万亩,完成营造林100万亩,草原补播6.9万亩,实施退牧还草23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189平方公里,组织义务植树1000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5.4%。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涵养区等重点生态系统保护,抓好泸沽湖、马湖、谷克德等湿地生态恢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平方公里。实施重大地质灾害治理、中小型排危除险项目7个,避险搬迁安置1500户以上。

六、把开放合作作为必由之路,纵深拓展争创发展优势。全面推进开放合作,加快建设四川南向开放桥头堡和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

加强开放平台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精心组织参与省“251三年行动计划”“千企行丝路”活动。主动融入成渝、滇中、北部湾三大经济圈,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经贸合作,深化成凉、绵凉、川滇黔12市州等区域合作,加强与怒江州、临夏州的脱贫协作,与攀枝花市、雅安市合力争取将攀西试验区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继续深化厅局州、银政企、商协会等战略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巩固国际产业合作成果。加快建设西昌铁路二类口岸,推动青山机场升级为国际口岸机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落实投资促进“双十条”政策,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模式,采取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以园招商等方式,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主动出击,精准招商。对钒钛、稀土、新能源、装备制造、旅游、电子信息、建筑等产业实施专项招商,选择性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引进一批高精特新项目,确保到位州外资金350亿元以上。强化签约项目跟踪服务,确保上年签约项目履约率达90%、开工率达80%、资金到位率达 30%以上。

提升对外经贸水平。探索“优质优价、优进优出”外贸发展模式,推动西昌经久、冕宁稀土工业园区创建省级外贸出口基地,培育壮大外贸主体队伍,促进钒钛、稀土产品实现自营出口,确保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000万美元以上。推进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确保引进外资4500万美元以上。实施“自主品牌出口增长”计划,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推动“大凉山”特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七、把共享共荣作为根本追求,加大力度保障改善民生。强化保障投入,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加快构建全民共建共享格局,增强全州各族人民的获得感。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确保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达66%以上。着力建设一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项目,继续实施好“十项民生工程”,办好20 件民生大事。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低收入家庭、“9+3”毕业生、化解过剩产能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00人。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80亿元。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社保卡持卡人数达364万。

有序推进城乡医保“六统一”,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健全特殊困难群体救助体系,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完成民政“全覆盖”项目建设,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关爱服务。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加快建立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全面完成越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加快建设健康凉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运作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县级公立医院提档升级。深化拓展基层卫生能力提升“三大行动”,抓好盐源、冕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加强重大疾病和职业病危害防治,确保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住院分娩率达88%。加快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产业。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提高妇幼保健等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实施彝区、藏区“三提升”战略,突出抓好“文明和谐寺庙”创建,依法加强民族、宗教活动管理。启动“七五”普法,深化“法律七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扎实做好法律援助,加快构建法治良序。坚持预防为主,注重源头治理,强化应急防范与处置,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开展信访“三无”创建活动,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推动信访积案化解。

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健全基层依法治理体系,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积极开展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深化“平安凉山”建设,加快建设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反恐防暴和反分裂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深入实施安全发展和依法治安战略,全面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能力、基层监管所和监管队伍建设,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快推进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推进双拥共建、人民防空工作。进一步做好编制、台湾事务、保密、地方志、档案、气象、水文监测、邮政等工作。

政府自身建设

一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理政、从严治政、廉洁从政,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出台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行政复议委员会、政府法律顾问、常务会议会前学法等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和意见,积极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政府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行政效能得到新提升。州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政府协同办公系统全面建成,简政放权取得实质进展,政务服务提质提效。

工作作风实现新转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州“十项规定”精神,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大力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案件45件,查处和整改为官不为突出问题1120个。廉政建设取得新突破。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监察、审计职能,突出抓好土地出让、矿产开发、工程招投标等10个重点领域整治,严厉查处腐败行为,行政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

各位代表,全州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卓有成效地推进政府各项工作。

坚定信心破难题。大战之前看士气,关键时刻看担当。我们将坚决改变精神萎靡、求稳怕乱、畏首畏尾的状态,提振精气神,汇聚正能量,举全州之力、集全民之智,以义无反顾的决心、一往无前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毅力,迎难而上、克难闯关,奋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向好发展、向上提升。

依法行政促规范。深入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推进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和改进执法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执行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州政协民主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驰而不息转作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州“十项规定”精神,深入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持续加强政风行风专项治理,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大兴苦干、实干之风,倡导“5+2”“白+黑”,夙兴夜寐、激情工作。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把“放、管、服”改革引向深入,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实施“三个清单”制度,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好州级政务云平台建设管理,基本建成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

清正严明树形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以上率下贯彻落实党员《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从严治政,廉洁从政。严格依法规范行使权力,把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发挥监察、审计监督作用,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权力运行监管。严肃财经纪律,严格预算管理,厉行勤俭节约,严禁奢侈浪费。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行为“零容忍”。切实按照“好干部”标准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贴身紧逼抓落实。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整改问责长效机制,加强政务督查和效能监督,坚决纠正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切实治理庸政、懒政、怠政,严肃惩处失职、渎职。对重大部署、重点工作,及时跟进督查,盯紧抓实,特别是对脱贫攻坚战,实行任务倒逼、时间倒排,挂图作战、记账销号,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各位代表,责任呼唤担当,使命不容懈怠。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凉山同步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五年 展望 政府工作报告 凉山州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