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文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新时期对农村党员的要求(5篇)

发布时间:2023-07-28 13:44: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新时期对农村党员的要求

  

  浅谈如何做一名新时期下的农村基层党员

  浅谈如何做一名新时期下的农村基层党员

  8浅谈如何做一名新时期下的农村基层党员

  “基层工作很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习总书记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党员干部,这不仅是时下社会对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在新时期提出的新的要求,更是广大百姓、广大人民群众内心的呼声。通过一段时期的基层工作,我深刻得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需要切实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上,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共产党员就是要从思想的高度指导自己实践先公后私、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实践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行者。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根本立场和党性原则要求;是共产党员的核心任务和终极目标;是共产党员理论修养、党性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共产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只有具备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动力,才能拥有为人民服务的无限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一名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永不退色的衡量标准。在工作中,群众的事无小事,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增强事业心,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努力适应各种环境,向老同志学经验,向新同志学理念,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找准工作中的难点,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做到活学活用,一切目的为了为领导分忧、为群众解愁。

  二、心态上,要随时保持一种空怀的谦虚心态

  心态是反映一个人的立场、思想意识、人生观、世界观、动机、气质、爱好、情感等所有状态的总合。共产党员的心态,应该综合表现在正确的人生观、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等方面。这种谦虚心态是一种适度的低调,是一种宽广的胸襟。谦虚使人进步,共产党员的正确心态应该是甘做工农群众的小学生。

  在为人民做事的时候,作为一名党员同志,不能总认为自己有多优秀,有多厉害,而是要勤于自检自查,勇于接受领导、同事、群众的批评,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善于弥补自己的缺陷,踏踏实实做好人民的公仆。切切实实为人民谋福祉。要不断地学习、总结、反省和再学习、再总结,才能不断保持一种空杯的谦虚心态,不断地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并不断融入创新的元素,把自己当前的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角色扮演好、宣传好、传递好,更要实实在在地做好。

  三、行动上,要脚踏实地、不怕苦、不怕累的,将理论躬身到实践中

  一切思想动力都要付诸实践才能具有实际意义,为人民服务需要到实践活动中去实现,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需要到实践中去锻炼。一个共产党员一旦脱离了社会实践,其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就要落空;其主观改造就失去了动力,认识就要僵化,思想就要落后。同时躬身到实践中,需要脚踏实地、不怕苦、不怕累,坚决杜绝好大喜功、弄虚作假、做表面,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倾心解决群众关心关注和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竭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为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服务群众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单位坚持严以律已,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非份之想不想,非份之财不取、非理之事不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曲石镇秧草塘村和佑土村,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踏踏实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做敢于负责的模范,做善于团结的模范,做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廉洁奉公的模范,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事,不断培养自己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不越权,更不滥用权力;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作斗争,在群众中得到一致的好评。

篇二:新时期对农村党员的要求

  

  新时期党的农村方针,政策

  一).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区内、区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量,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城市转移,广泛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其次,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今后,我们应该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注意满足农民要求;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

  第三,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集中力量培植名优品牌,以增强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多年的实践证明,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拴在土地上,农民难以富裕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因此,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

  元格局,加快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市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注重发挥小城镇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三要组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如防止拖欠工资,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农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取消所有歧视性和限制政策。在长期内,要竭尽全力搞好农村教育事业,一则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使更多的农民子弟尽快通过高考升学实现高层次的转移;二则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合格的技工型人才,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第二层次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3、加大对“三农”投入和服务,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要求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不断加大农业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改造和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依法有偿合理有序开发水资源。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村村通电话”工程。抓好农村基础设施、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推进以特色种养和龙头企业带动为主的产业化扶贫开发,改善贫困村群众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全面整合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能力,加大服务力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4、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

  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特别是互联网的建设,通过互联网搜集现代农业科技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变动趋势的信息,建立相应的预测预报系统,定期向农民发布相关的信息,真正使农民的农业生产与国内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使农产品的生产更好地

  适应区内外市场的消费需要。

  鼓励龙头企业和营销大户拓展经营网络和销售空间。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

  5、协调发展,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要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工作,加大林业综合开发力度,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并重,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6、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一是尽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法规。这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功能就是稳定农村社会和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缓和农村的各种社会矛盾,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能依法有序地进行,为农村人口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多渠道筹措农村统筹基金及养老基金。

  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状况,使城乡更加协调发展。三是对农村统筹基金及养老基金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及使用。

  7、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二是狠抓农村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培育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充分利用骨干培训、新闻媒体、法律工作者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能力。三是实行村民自治,规范建章立制。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

  监督”的原则,让群众自我教育,干部自我约束。以村务大事民主决策制度为突破口,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提高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民主权利,制定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四是加强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要加大对农村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要齐抓共管,共创共建,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农村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五是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开展各项积极向上的群众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8、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对农民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一是面对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强致富发展的本领;二是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真正达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实际上,建国初期这种发展的理念的产生有着主客观背景,简单地说,这些背景有,在市场没有得到充分发育时只能依靠非市场主体来整体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这就在客观上非常需要制定宏观经济计划;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管理基本上都坚持了“凯恩斯主义”,强调了国有化和计划化,这就使还没有多少管理经验的中国政府坚信找到了“治国之策”;前苏联实行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孤岛”上取得了比资本主义增长速度快得多的发展成就,这更使得中国政府认为计划经济在动员一切经济资源以尽快壮大其民族经济方面具有很好的功能;工业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民族工业的发展,这样,为尽快的发展民族工业,一方面需要或者被迫放弃或牺牲农业的发展,而从农业中吸取—切可以被利用的资源想方设法加快资本形成;另一方面,当时的拉丁美洲国家均采

  取了所谓的“进口替代战略”。于是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一个共识:资本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或者说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资本资源的严重缺乏)。于是,作为发展经济学先驱者之一的罗森斯坦———罗丹在20世纪40年代中前期就提出了“大推进理论”,该理论旨在实施极端的“平衡增长战略”,试图在只具有很少国内资源的客观约束条件下,通过放弃农业,在工业体系内部利用“市场需求的互补性”和社会分摊资本的高效能,普遍投资,以实现工业经济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工业化目标,这些理论的广泛传播使“三论”成了20世纪中期最为时髦、最为流行的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就其所产生的影响效果来看,实践证明,以拉丁美洲为例,它们实施高税率、货币贬值和过多的管制,深信把更多的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会刺激发展。但并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相反,它们导致了由于农业的大衰退和大破坏而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高利率、政治不稳定、贫穷以及资金和人才从该地区的流失。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了重视市场机制作用的“出口导向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通过对农村工业化的改造,从而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光荣称号”从拉美国家转移到自己头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亚奇迹。

  因此,我们可以说,发展理念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伟大的历史性实践的确需要发展理念的大变迁作为正确的先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要有更加先进的思想理念。党中央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经验教训后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决策,坚决摒弃失去根基的没有依托的供少数人欣赏和享乐的现代化的简单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对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的全新概括,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理念。

  三).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前提

  没有人会否认,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备的物质前提。自从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财富的增长就一直是经济学所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作为经济科学的奠基人,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把如何增加国民财富这一论题作为主要研究目的可以被理解为经济增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通用的经济增长衡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它就是一个财富指标。“生产发展”是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其内容包括: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没有较高速度的生产发展,新农村也是无法实现的。首先,众所周知,新农村建设回避不了罗斯托在《经济增长阶段》中所描述的经济“起飞”阶段,“起飞”阶段的显著特征就在于财富的较高速增长。在这里,财富增加既可能是生产发展的原因,也可能是生产发展的结果或表现。但总的说来,有意义的财富增加是肯定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变化相关联的,而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变化的核心前提则是生产发展。其次,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就存量而言,存在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象,剩余劳动力急需得到安置;就增量而言,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较高,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加入就业大军。因此,发展中的我国就业压力显得十分严重,要使劳动力的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都能够得到妥善安置,政府在选择发展战略时就往往不得不采用以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为表征的中国式稳定型发展道路。第三,从国际比较来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现代的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赶超”的任务,这就是说,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完成发达国家早就实现了的工业化的目标,而且要向发达国家看齐,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尽快地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无疑,没有比发达国家更快的生产发展,尽管在未来的某—时期,中国实现了工业化,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

  言,我们仍然还将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结论是:生产发展仅仅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它远远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毫无疑问,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要义是要生产发展,离开生产发展,就没有生活宽裕,从而就不可能出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解决中国新农村问题的关键是要靠农村的生产发展。

  制度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世界范围内的长期的大量的经济发展实践已经表明,制度创新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保障力量。反过来说,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最为普遍的来自于其内部的深层障碍被证明是制度创新乏力,而那些显而易见的诸如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和自然地理状况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并非是主要障碍。长期以来,在经济理论中有一种倾向是不重视对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的研究。经济学在其早期的结构主义时代,正确地指出了发展中国家所存在的市场结构僵化以及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等事实。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结构僵化的内在原因除了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本身之外,从其内部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僵化。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强调制度创新,实际上,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概括为“多予少取放活”就是要在农业税费制度、土地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乡村两极政权、农村金融组织、农村协会等方面作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令人们感到欣慰的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已经深入人心。我们说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力量,这句话还不够分量,严格说来,以市场经济制度的创设、实施和完善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的保障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具体理论的支撑下,提出农村的教育培训、卫生、文化、科技和基本建设相关联的投融资等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并发出了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

  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

  五).福利递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目的生产发展本身永远只能是手段,手段是不能代替目的的。生产发展不是为了发展全部,生产发展的目的只能是增进社会福利,改善和提高社会公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要实现“生活宽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乡风文明”———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村容整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民主”———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根本体现,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又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成果没有被农民普遍分享,城乡差距越发拉大,最明显的表现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没有较快富裕起来,有的农民甚至陷入绝对贫困的地步。加上农村改革

  滞后及民主化进程缓慢,使得由贫富悬殊、经济落后、农民负担重、权益受侵犯、干群关系紧张等引发的一系列矛盾,成为影响农村乃至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务必要做好工业技术去武装农业,从而使农业由传统迈向现代化的快车道;财政转移支付去支持农村的现代文明,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对现代化内在规律性的全新概括。一方面反映了党中央审时度势,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党中央为避免出现许多国家曾经面对但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所作出的重要努力。其实质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局限,把“三农”问题的解决放在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面、更广的视角上,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农村促进城市,实现城乡互动、共同发展。

  六).共产党对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一.1931年,毛泽东制度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二.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就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三.1947年,中共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革命,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四.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孤立地主阶级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总的要求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要加快发展农区和牧区畜牧业,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农业。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要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

  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增加农民收入,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长期过程,“十一五”期间关键是要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二是突出重点、示范引路。三是政府支持、农民建设。

篇三:新时期对农村党员的要求

  

  如何做新形势下的合格农村党员专题党课讲稿

  一、农村新形势新变化

  为什么我先说农村新形势新变化,因为我们都与农村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数三代都是农村这片土地走出的,比如我的舅舅、姨妈、叔叔、姑姑都是农民。就算七星村的党员,生活在农村,但是你们所了解的也就是本村的本镇的情况,放眼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农村究竟是什么形势,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可能不一定了解。

  过去农民真的很辛苦,一生劳作,依然生活贫困线下。小时候暑假回外婆家,电都没通,上厕所蚊子特别多。不说远了,我在乡镇工作的时候,驻村干部,上交公粮,交税,靠天吃饭。现在从大的方面:种田有补助,各种社保、医保全覆盖,不包括其他各项专项资金、补助。每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巨大变化。发达地方走在前列,中西部地方相对落后,比如中江在德阳市几个县相比就算差一点的,纵向比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党和政府在农村建设方面主要目标和任务: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围绕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多项工程建设,包括种子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

  2、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将集中力量办好“水、气、路、电”四件事。在农村安全饮水方面,饮水安全问题。在农村用沼气池。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在农村电力建设方面,农网进行完善。

  3、在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主要项目包括:继续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强职业教育能力建设。配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建设。在农村文化事业方面,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还有各项社会基本保障工程。希望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越来越厚实的物质基础。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内容涵盖产业融合发展的方方面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通知,城镇、农村统一的医保制度。

  1、拥有承包地和宅基地、林地以及各种补贴,近郊的土地升值,农村户籍含金量越来越高,吸引力上升。农转非可以,非转农不行。2、分配土地集体经济利益分红。目前正在探讨的农村土地可以作为抵押、转变为资产。/3、征地补偿。/4、买房补偿。城里不能农村买房,农村可以进城买房,补助。/5、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祖祖辈辈都是养儿防老,现在国家养老。尽管标准还不高,从无到有,这是历史性跨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好。/6义务教育免费。在全国农村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

  这些大家都实实在在看到了,享受到了的,我今天提出了,作为今天每一个人特别是共产党员同志,第一都要记恩,做人做事要讲良心。我感恩邓小平同志。不能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不能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人,现在就是有这些人,看到一点点阴暗面、腐败事件就开骂,否定共产党否定成绩否定社会制度。第二不能忘本,不能忘记我们是共产党员!党的兴衰成败与我们每个人命运息息相关。别人骂共产党你还乐呵呵的,赞同,高兴,起码自己就没当自己是党员,不合格的党员。如果有一天我们像东欧、苏联,所以的共产党员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第三维护党的形象。共产党带领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发展,真的不简单,不管美国还是欧盟哪个领导人敢承担起这个担子,搞垮一个国家容易,在旁边指指点点指责别人的缺点容易,告诉大家一

  个真相:很多网上的喷子,都是被境外组织收买了,专门从内部、思想上搞乱,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诋毁党的形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强盛、和平、发展,才能真正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千古不变的真理。战争、动乱苦的是普通百姓。世界上中东几个国家,叙利亚、阿富汗、伊拉克当年是生活富足的人人羡慕的中康社会,现在难民,逃离家园,死在偷渡海里。困在外国边界。“菲律宾一位竞选人说:我们不能在南海开战,一旦中国打败了,养不起那么多的中国人!”虽说是笑话,但是中国人只有自己强大、发展、自己养活自己,靠别人永远不可能,下场只有一个,一战、二战时期的中国被瓜分、欺压的命运。

  二、做新形势下合格党员

  农村党员:1、党员的标准就是听党的话,维护党的形象,积极支持村两委的工作。

  2、思想观念跟上时代。战争年代“不怕死敢于牺牲”优秀标准,以前党员是“越穷越先进”,现在是

  “越富越先进”。在目前新形势下,党员富不了,甚至比群众都穷,就没有群众威信,两眼乌黑,脑子空空,自己尚不能解决温饱,怎么能带领群众致富呢

  3、时时起到带头作用。体现出党员先进性。遵纪守法、村规民约。社会风尚、邻里互助。敬老爱幼、传统美德。不

  信谣不传谣,不要轻信电话中奖信息或领补贴信息,“重金求子”、不轻信冒充公安、法院网络诈骗。世间傻瓜千千万,微信qq各一半。”傻逼!通过正规渠道,教育村民提高防骗能力。什么是正规渠道?传统媒体,中央、省、市、县电视台,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传达的。

  村干部党员:应该有更高要求标准。

  1、转变思想定位角色定位由“管理型”

  转向“服务型”。我国的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极其深刻的的变化,农村党员干部面临的形势、任务必须调整。村干部不容易,人手少、待遇低、任务重、要求高、群众期望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党员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基层,“上面千根针,下面一条线”,又直接面向群众,工作压力很大,也很难开展,这是上下各级人所共知的。说穿了还是村民,养家糊口。踏踏实实、不折不扣把党和政府政策落到实处、把上级交办的任务完成好,把群众的情况了解清楚呼声、反应上去,已经很不容易了,尽职了。

  2、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办事公道。群众看干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干部能不能出以公心、公平待人、公道处事。群众利益无小事,体现在一些很具体很实在的事情上。有些事虽然不大,但是对某一户、某个农民来说,却是贴心连肉的大事。如果农村干部能够秉公处事,办事就会十分简单和顺利,群众也服气;如果私心作怪,优亲厚友,公事和亲情

  纠缠在一起,不仅办不好事情,群众也不买你的帐。因此,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公正、公道、公平,做了事情不讨好。因为一旦缺乏信任,做得越多抱怨越大。

  3、因地制宜跳起摸高。没有任何集体收入,村级很难正常运转,如日常开支、干部工资及其它各项服务资金等都很难保障,必须面对现实,脱贫、基本生活、致富,我不太赞同把发展经济重任交给这些村级组织,大部分村干部来说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地方,可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对上对外积极争取发展机会,对内熟悉了解情况,能有号召力,村民听你的,努力为群众趟出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来。

  三、抓好扶贫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村、乡镇、县、各联系部门、具体帮扶人员、贫困户自身,各自明确责任,大家共同努力。七星村两委很努力很敬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帮扶工作,贫困户实实在在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极大改善,部分已经脱贫和即将脱贫,感到非常高兴。由于我们单位小、人少、帮扶能力不足,心有余力不足,比如大范围的危房改造、修建道路、堰塘水库等等,但是我们党组、支部和全体党员职工一直心系七星村,一直努力想办法争取资金为村里提供帮助,力量微小,但是借机会表态,今年主要从实用技术培训、灵活就业方面帮扶,包括请了医生上门鉴定服务,下一步再争取了几万元资金用于建档立卡户的扶贫,明年力

  争扶贫资金由村上根据建档立卡每户扶贫帮扶支持。也请镇党委政府多争取县、市、省各级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多倾斜,争取七星村百姓早日脱贫,过上幸福生活。

  今天是党的95周年的生日,全体党员同志共同的节日,在此,我们祝愿我们的党、我们的母亲永葆青春、事业万万年!

篇四:新时期对农村党员的要求

  

  新时期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思考

  摘要】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对于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和带头致富的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党员干部培训

  面对新形势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提出的新要求,需要我们各基层党组织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提高认识、拓展内容、改进方式、整合资源、健全机制上下功夫,从而使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经常化、规范化,达到理想的效果。

  1培训形式要灵活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应结合实际创新理念和方式,特别是注重内外结合,发挥学员的主动性。于都县坚持创新培训理念,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和国内知名企业家来于都讲学,同时选拔农村党员干部参加知名高校举办的民营企业领导力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等高级研修班。二是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在县委党校分专题举办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并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员到实地考察。三是开展集中面授与网络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抓好县、乡党校的课堂培训;另一方面,用好于都党建网“干教网校”和远程教育网络,开展网络学习。四是自主选学与巡回送教相结合。组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自主选学与巡回送教宣讲团,送教上门。通过实行“四个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的市场经济知识、创业致富能力得到提升,为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培训内容要实用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要提高农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提升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必须丰富教育培训内容,突出培训教育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一是针对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观念陈旧、宗旨意识淡薄、模范带头作用差、执政能力弱的实际问题,抓好政策理论培训。举办理论政策培训班,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提高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针对部分党员干部缺乏文化科技知识和致富本领的实际问题,加强实用科技培训。举办各类实用科技培训班,使农村党员干部基本掌握农村的实用技术。三是围绕农村大开放、大市场、大发展的新格局,强化农业综合项目的技术培训。四是围绕定单农业、出口创汇农业的实际,强化骨干产业和标准化农业技术培训。五是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重点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决策能力。六是针对过去部分基层干部处理农村矛盾或问题,经常凭经验和权威处理时常出现的有悖于法律法规的现象,加强农村经济知识、法律法规培训。对农村党员干部加强村民自治、民主管理、计划生育、树林耕地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等的培训,增强农村基层干部依法办事、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总之,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短、平、快”的专业技能“订单培训”,确保农村党员干部成为技能型党员干部。

  3培训资源要整合

  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部门是难以抓好的,必须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利用上上下下的力量,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科技、涉农部门和科协等群团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各地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和科协等群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进行适用技术的普及型培训。二是以党校、职高、职校、农函大、农广校为主体,组织有文化基础的党员干部接受专业知识的系统型培训。三是依托大专院校,组织基层干部开展正规化学历教育,进行管理知识的提高型培训。要通过边培训、边实践、边总结,创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培训工作载体,运用载体抓落实,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适用技术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注意发现和利用与市场对接的新型培训载体,让培训更贴近农村党员干部。通过各种大型科普活动认真做好培训工作。通过各种农业公司、农技协、农民科技文化中心户、培训网站等形式认真做好提高型培训。通过代培、委培和送出去挂职锻炼等形式认真做好系统型培训。

  4培训机制要健全

  一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要把农村党员培训情况列入乡镇目标考核,定期检查督促乡镇、村的农村党员培训情况。对每年各乡镇,村党员的参学、参训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年终总评,确保各项培训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建立保障机制。通过财政拨一点、党费拿一点、其它渠道筹一点的办法,探索建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基金,切实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每年从基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农村党员的外出参观学习、设备购置、基地建设、教材购买、师资聘请等,真正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情况与基层干部的选拔使用、评先选优挂钩,与工作目标责任制挂钩。结合实际,开展有奖促学活动,对产业规模大、综合素质高、带动效应强的农村能人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在项目、资金、技术、信息方面给予倾斜,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其致富事迹,发挥身边模范党员的示范、辐射作用,营造思发展、求富裕、奔小康的氛围。

篇五:新时期对农村党员的要求

  

  新时期对党员的要求

  陈光

  【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37)006【摘

  要】自"十八大"以来,我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党的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我党对广大党员同志提出了新的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做有信仰的合格党员;坚持不断学习,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合格党员;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守规矩的合格党员.

  【总页数】2页(P270-271)

  【作

  者】陈光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150【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D263【相关文献】

  1.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新时期对农村党员的更高要求[J],谢志禄

  2.新时期党的建设要求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J],杜秀玲

  3.新时期对党员教师的新要求[J],黄福享;4.适应新时期要求科学制定和落实发展党员规划[J],孙秀玲

  5.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四项要求[J],丁素;祁海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荐访问:新时期对农村党员的要求 新时期 农村党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