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文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9篇

发布时间:2023-07-27 18:22: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篇二: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美术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强调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新课程理念下,更是强调美术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现就个人的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和做法。

  一、做好教学准备

  做好教学准备首先要做好教学时间上的准备。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实际教学时间与有效教学时间的比率.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在单位时间内,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课堂教学的实际教学时间是固定的,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比率,就是增加有效的教学时间。美术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无论从“造型

  表现”、”设计

  应用”

  还是“欣赏

  评述”、和“综合

  实践”,每一节课都需要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自己去实践。探索。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体验。在宝贵的45分钟里,教师课堂实际教学引导时间就不能超过20分钟,这样才能确保教与学的有效时间,松张有度的教学节奏是美术教学有效的主要因素.做好教学准备其二要重视做好课前的教学准备。思想上有了时间的概念,备课既有了时间上的约束,备课要精简,说课要精讲。课前的教案设计、教具准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等等,都是准备的范畴和内容。一堂高效的美术课肯定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新课程教学

  内容

  如果教师不好好准备,要想让课堂教学有效是不可能的。如“设计

  应用"领域中,一是教师要好好备课,准备相关的教具、范画、课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准备好需要的材料。课前要让学生收集的材料是否到位,手工材料如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如水粉画颜料、笔、调色盘等等,如果离开了这些准备,要想教学成功有效就是一句空话。而像这样需要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有很多。

  二、灵活运用教材

  美术教师不仅课前要做好准备。胸中更要有教材,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教师心中有个整体的美术教育教学大体系概念,只有心中有课标,主枝干清晰,低中高层次才能明了,到了具体的课时教学内容才能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训练目的明了,不至于教学活动琐碎影响教学有效性。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胸有成竹,还要具备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对教材的简单地处理和传授,而应该将教材作为一种范例,把它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这样内容就丰满了,表现就丰富了.作为教师要能独具慧眼,敏锐地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人类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中与教材有关的重要资源,并进行收集和整理。再根据自身和学校的条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处理,有选择地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来不断丰富和拓展以现有教材为依托的具体的教学活动。这样,就能很好地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质量,进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充分并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现代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从而可以让课堂教学更丰富、容量更大,资料演示“集成化".一改传统美术教学资源少、视野窄、功效低的状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拍摄、收集中外代表古建筑、以及全国个区域代表建筑多方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再从各个代表建筑的整体、局部详细展示,让学生在这一节课堂中就可以遨游世界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如从教学的激趣、导入课题开始,介绍课题知识、历史背景、事物演变、以及发展阶段的想象力引导训练,多媒体都能很好的为我们服务。

  但是,如果我们在一节课中滥用了多媒体、过于依赖多媒体,不仅上不好课反而减低美术教学的课堂有效性。如多余的图片、资料、只能占用课堂的宝贵时间,多余的背景只能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在有些美术欣赏活动中,或出示古代或外国画家的作品欣赏的时候,教师往往会为了达到美感的效果,选用一些毫不相干的图片作为背景,还时不时地跳出几个动画卡通人物;无用的音响效果只能干扰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如:有的为了增加花样,在课件中滥用音响,其实,正是那种眼花缭乱的闪烁和燥声淹没了活动的主题。我们可以想象,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会自然地将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到热闹的场景上,反而降低了课堂的学习效率。所以对于现代多媒体教学不仅要充分、还要合理利用。

  四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训练

  在教学活动每时每刻,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训练学生学会最基本的美术语言,如美术的节奏、纹样装饰、剪纸语言等,学会最基本的美术表现方法包括制作方法,学会想象,学会评价.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训练要求:美术基础好的,悟性高的,要训练他们学会创新和求异;美术基础一般的学生,要训练他们学会在不断模仿的基础是进行改进和添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要训练他们学会临摹或模仿.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强调活动适应学生能力水平,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增强自我意识.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灵活处理,力求做到分层要求,以适当的目标为导向,针对学生的不同爱好和特长,设计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活动内容或方式,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展他们的主体能力。

  在整个的教学活动起初,由于教师的精心准备,胸有成竹,在过程中,教师有效训练让学生的学习有成就感。课堂的教学活动始终会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新奇,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还有教师只有不断的反思自己教学是否有吸引力,是否有效,然后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使教学富有生机,更有实效。

篇三: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美术是艺术类最重要的体现之一。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以课堂教学基础,从兴趣入手,创设情境,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他们去观察世界,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美术教育的内涵丰富而且深远,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应该大胆创想、不断改进,使美术教学变成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教学。

  美术课堂教学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指导发展学生的个性,自然就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个人的长处得以发展,自我的想象力得到发挥,并能在课堂上与老师自主的交流、提问、学习,使学生把学习知识技能和自我兴趣积极的融合在一起。自主学习是一种强烈的学习动力因素,有了这种动力因素,学生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这种求知欲才能进一步转化为学生自我的学习热情,进而在学习探究中获得新知识,得到学习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肯定后,“自主学习”将会进入更高层次的良性循环范围圈。那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呢?

  一、多媒体教学通过直观影像提高学习兴趣

  美术是眼睛与心灵的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我们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之中,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就可主观直接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我们把抽象的事物转变成直观的、可视的教学。如教学《我的家乡》时,我先请同学们观看精心编辑的一个短片:选取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空袭镜头,那敌机投射的雨点般呼啸而下的炸弹;凄历的防空警报声音;在一片片火海中的残壁;狂奔逃命的人们;抱头痛哭的妇女和儿童;绝望无助的老人;横七竖八、残缺不全的尸体……这些极具有视觉效果的场面,给同学们以强烈的震撼,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景。

  使同学们更能直观的了解到家乡以前破旧的程度,对比现在家乡的美好景象。

  多媒体电教手段融形、色、光、声为一体,直接、清楚的刺激学生的眼睛,在课堂上如果只用简单的说教都难以达到的高功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却能直接激发学生内心的感觉和对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运用精彩的导入语,使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功,应从开始就有引人入胜的话语,让学生的兴趣很快被教师的精彩语言吸引过来并对新课产生兴趣。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具有千变万化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设计。精彩的导课如同阶梯,能引导学生走入知识的殿堂。如教学《生活用品交响曲》一课时,一开始用flash动画《美女和野兽》中的蜡烛先生和炒锅先生的对话片段进行导入,动画制作得诙谐、幽默,课堂上不时发出笑声,学生可以从这些滑稽的人物表情上清楚地认出这个事蜡烛变的,那个是锅变的,学生的

篇四: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三位老师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那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教师在课堂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自信与想法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这种和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要对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教学中应更注重研究学生的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黑格尔曾说过“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兴趣能够让人积极主动地去接触该领域的内容和寻找答案,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各种活动。要想让学生提高绘画兴趣,实现自我发展,就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现其内心的情感。美术教育活动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想象力,选择那些具有开放性、前瞻性的主题,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奇妙的太空”、“神奇的水果”、“奇怪的人”等内容,都能激发幼儿的想象

  力。

  二、教学三维目标的设定,是提高教学内容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实施有效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有效课堂。现代的美术教育是看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已不再是过去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或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内容,而是看课堂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看学生有没有真正学懂或学习的能力是否得到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多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制定教学目标还应考虑以下因素:充分考虑不同学习领域,美术学习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不同学习领域,有其不同的目标取向,如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目标侧重于对工具、材料、方法、步骤、语言、原理等方面的认识、理解与运用,以及通过造型表达思想与情感等。如《花手帕》一课其目标是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

  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设计。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在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有效教学,要求我们精心拟定教学目标:一要做到动态把握课堂,注意目标的生成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机械地、一成不变地执行教学目标,而应根据即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情境、学生实际等调整教学目标,发挥教学机智,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生成新的教学目标,使预设的目标和生成的目标相结合。

  教学目标的设计还可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出不同的要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设计低层次的标准,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设计高层次的标准,真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激励、获得发展。

  三、借用多媒体手段,催化课堂教学有效生成。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开发信息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现代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从而可以让课堂教学更丰富,容量更大,一改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教师手工板书耗时低效的现状。学校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对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美术课堂教学,作为视觉艺术,强调形象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是具备

  了这样的优势,可以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如《花手帕》一课,以电影片段为导入,使学生初步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在教学中要紧有趣的主题突出趣味性、应用性,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但是动手能力有些差。对于他们来说一般意义上美术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适型活动均是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

  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在深入推进新课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更好地把握教材和学生,以“学生为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小学美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一切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不再只是一味地灌输,学生被动接收信息,而应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使整个课堂在和谐、平等、研究、协商的氛围中进行。

篇五: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与小学相互衔接”,这表明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思考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摆在了我们每位教师的面前,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的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新课程以“幼儿体验、探究在先,教师推动、提升在后”的实施策略,在幼儿园掀起了新的课程改革热潮,老师们把这种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活动当中,主题区域性教学手段慢慢被老师们接受与撑握。随着主题区域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摆在了我们每位教师的面前,下面是我在提高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中的几点浅见。

  一、选择有效性的内容

  教育内容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中介要素、内容的适宜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内容的选择应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谨严和视野。也就是要根据教育目标,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并与幼儿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来确定,才能为取得最佳效果提供保障。例如:在小班的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我选择了绘画活动《小鱼吹泡泡》,从活动的一开始幼儿就好无兴趣,整个活动下来让人感觉活动氛围较冷清,内容过于简单、、、、、造成这个原因主要是我对本班的孩子的绘画发展水平还不够了解,由于我是刚接手我班的孩子,不知道我班孩子的绘画水平不错,圆的学习对于他们已经会了,最糟糕的是《小鱼吹泡泡》这个活动他们在小小班就已经上过了,所以这个活动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已经不适合他们现有的水平,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挑战性了。这也正是我这个活动失败的原因。所以说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对于美术课堂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是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二、创设有效性的情境

  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依据具体的形象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是靠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幼儿美术教育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主要培养他们的悟性和兴趣。而幼儿思维具有形象直观特点,所以幼儿园美术教育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直观、生动、形象的情境创设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是十分重要的。如以下几种情境设计是非常有效的。

  1、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情境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图像、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及其存储与传输的技术,可以分为多媒体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部分。多媒体的应用使幼儿在教学过程中能欣赏到更多更美的物象,为其审美素质、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幼儿美术教学中利用各种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形象、生动,直观展现情景,培养幼儿兴趣和想象的空间。这样可以提高课堂中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在小班的一次美术活动《圆的组合》中,我先利用多媒体情境设计出一只小鱼游来,吹出许多圆形的泡泡,演变

  出课题,导入课题。

  然后演示圆的组合。(1)

  小鱼吹出许多泡泡,然后一个一个组合在一起,提问像什么,演变成一只毛毛虫。(2)

  小鱼吹出许多泡泡,然后一个一个组合在一起,提问像什么,演变成一只蝴蝶。(3)

  小鱼吹出许多泡泡,然后一个一个组合在一起,提问像什么,演变成一串串葡萄。再讨论探究,让幼儿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圆的组合,组合成和老师不一样的物体。最后全屏显示,幼儿欣赏作画。演示由圆组合成的小娃娃、小鸡、花、云、蝴蝶等完整地一幅幅画面。通过欣赏多媒体课件,直观地感知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然后添画成各种物体使它变得更形象。在活动中,以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最大优势就是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课件符合启发性原则,努力调动了幼儿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激起了幼儿再操作的愿望。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课堂学习积极性也改善了教学的环境。

  2、联系实际生活,展示真实情境

  创作源自生活,幼儿美术不强调画对现实文娱的相似性,而是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和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经常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不仅要引导幼儿观察单个物体的颜色、形状,更要注意引导其观察物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及与其它物体之间的联系。如开展“各种各样的房子”的美术绘画活动:活动之前让幼儿观看有关录像、模型和马路上形形色色的房子。教师边让幼儿观察边提问,如:“马路上都有哪些房子,它们长什么模样呢?”“它们身上都有什么图案、花纹和颜色?”等等问题。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幼儿:除了你们家附近常见的房子之外,还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的房子,如:庙里的房子、美式房子、欧式房子、、、、、、让幼儿体验不断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乐趣,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明了在课堂上,联系实际生活,展示真实情境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

  3、联系幼儿实际,展示故事情境。

  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着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情境设计一定要联系学习实际,但要杜绝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找到合理的现实“支架”,帮助幼儿不断沿“支架”爬升。如《拔萝卜》这节主题画,就需要老师首先让幼儿听故事,了解故事的人物次序和对话情景。引导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边讲边画:(1)、教师:“谁来拔萝卜呢?”幼儿:“老爷爷来拔萝卜”(2)、教师:“老爷爷拔不动萝卜,该怎么办呢?”幼儿:“老爷爷请老婆婆来帮忙。”就这样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直到把萝卜拔起来。然后请儿童把具体画面描绘下来,儿童会结合自己的想象力画出各种各样的萝卜、人物和动物。这样可以避免作品的雷同,提高幼儿的想象创作能力。且故事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可以提高幼儿的情趣,增加美术课堂的有效性。

  4、开展课堂活动,表演体会情境。

  教师可以在课堂活动中开展,情境表演。让幼儿进行体会表演,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吹泡泡”一课:教师可在课前组织一次“吹泡泡比赛”,或是由在上课的时候,由老师带材料到班上,现场为幼儿演示吹泡泡的情景,若是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也可以为幼儿提供相关图片或是录像带。总之,应尽量为幼儿提供直观、具体、形象的教具、学具,让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有真实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体的影像。幼儿通过教师提供的物质

  环境,对“吹泡泡”的情景已有了一定的影像,但仅限于那一基本画面,幼儿的思维没有活起来,画面也仅仅停留在那一刻,此时,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让画面在自己的头脑中活起来。“泡泡越来越大,慢慢地变得比小朋友的脸还大…”,随着老师的谈话,幼儿的思维一步步前进,头脑中的画面也越来越鲜明。这样的描述,不但能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吹泡泡的印象,同时也对激发幼儿动手操作有很大的作用。又如开展先描画《做早操》这一活动时,首先让幼儿让幼儿欣赏《早操》演示画面,然后展开讨论: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做操呢?然后请个别幼儿来做早操中的某一动作,如:侧手举,手上举、手叉腰等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做操的不同姿态。手、胳膊和腿各部位所处的位置,整个身体的姿态挺直或弯腰,然后让幼儿画出各种动作。本节课通过动作演示的方法,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人做操时的不同姿态。由于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在绘画活动之前仔细地观察,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画面内容更丰富多彩。并起到激发幼儿绘画兴趣,拓展想象思维的最终目的。

  从以上两个例子子可以是说明表演体会情境在幼儿园美术课堂中开展,可以提高幼儿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性的问题与引导

  “教师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老师都会设置一些问题来让幼儿回答,来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理解内容,或使活动深入下去,活动的有效发展又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因为只有效的提问和恰到好处的引导,才能使活动有效的开展,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每个问题的提出是经过认真思考并做出预测。如中班美术活动《画螃蟹》。有位小朋友只画了些很小的螃蟹,比较均匀的分布着,主题不突出。老师说:“请你再些大只的螃蟹好吗?”,然后老师就走开了,这位小朋友看了看画面,没有画大只的螃蟹的空间呀,他不知所措,直到教学活动结束还是原来的画面。假如老师这样引导:小螃蟹如果看见妈妈来了它们会怎么样呢?幼儿可能会说亲亲妈妈,让妈妈到身边来,“那你让螃蟹妈妈游到身边来吧”并示意可以在小螃蟹中间叠画一条大螃蟹,同时,再引导幼儿怎样把螃蟹妈妈和小螃蟹分区分开(如用粗黑线或颜色来区分),画面自然就会丰富了。

  实现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以上几种方法只是我的一些浅见,其实美术课堂的教学更需要的是教师关注幼儿、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撑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幼儿为主体;活动后教师善于反思,给自己提问题、找问题,一课多研,教学有效性才能得到真正地落实。

篇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数:3014随着小学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观点也逐步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存有诸多问题。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多数教师均延“满堂灌”的授课模式,难以提升整堂课的教学效率。鉴于此,教师应秉承新课程的改革思想,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并变革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寻求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教师要有效地备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与舞台相比,讲台更加难站。要想在美术课堂教学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实行有效的备课。教师在备课时要钻研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体系和内容特点,明确每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针对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和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方法。如合作讨论、情境问答、成果展示等等。教师有效备课还要有地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各个教学环节不但要完整,还要层次分明、衔接紧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小学美术课的教具等准备也需要非常充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课堂教学有效。如在上“套色纸版画”的主题课时,除了准备好教具、示范画和相对应的教学课件外,还要让学生们课前准备好剪刀、胶水、水粉画颜料、调色盘、硬卡纸、笔等等。没有这些准备工作,课堂教学根本不可能达到有效性。

  二、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气氛

  要想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以学生为本,创建融洽、和谐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气氛。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理解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使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学生产生共鸣和乐学性。教师要讲究讲课语言的艺术性,与学生打成一片,甚至能够幽默风趣一些。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教师普遍受到学生的喜欢,课堂教学气氛融洽,教学效率也很高。教师要使学生紧跟着自己的节奏,注意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使学生适合自己,尽力做到与学生思路一致,和谐相处,共同创建浓厚的学习气氛,这是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三、重视教学训练过程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教学的训练过程,才能真正提升有效性。如在学生创作练习的环节,我不做统一的作业要求,而是使用多落点的美术观教育思想,将教学训练的课程让学生来掌握,他们能够在创作主题的基础上实行自由创作,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如要上制作课“纸筒小动物”时,我先向学生展示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小动物作品,欣赏之后,让学生自己实行创作,让他们联系生活实行联想,学生在持续的创作中对美术制作的兴趣倍增,真正提升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与现代多媒体技术实行整合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因为其资源的丰富,画面的多样化,特别适合与现代多媒体技术实行整合,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实行整合还能够增强其视觉艺术和形象性,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提升其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主动性,达到提升课堂有效性的目的。如在讲授关于“房间”的主题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式各样的房间展示出来,并与学生实行互动,根据学生的想法,让房间持续地变化,通过点击鼠标,将“房间”的摆设随意搬动或添加、减少。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带着好奇的心态实行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注重有效地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不但仅课上的时间,课后还要实行有效地教学反思,这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要想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必要经常实行教学反思,反思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和失误之处,再即时实行调整和改进。我们要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这节课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为什么这节课上学生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另一方面,还要反思教学的失误之处,从而对教学策略实行改进。

  总来说之,要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有效性的课堂教学中,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有利于他们的创新水平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中,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或是收获美术的技能技巧,或是一份快乐的心情。

篇七: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教科书为主要蓝本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它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运用这三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受众,了解学生应该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学科基础、内在需要等方面展开。比如,在美术的学习上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美术知识和技能基础如何、哪些内容很陌生、希望通过怎样的方式学习美术、学生希望如何评价等等问题,都是教师在课前应该掌握的。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应该具备三个“力”:即亲和力、学力和驾驭力。“亲和力”主要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理解与包容等;“学力”主要指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水平,一个美术教师的“学力”应反映在美术专业知识、人文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及实践习得知识等方面。“驾驭力”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则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包括教材的定位与编写思路、知识体系与逻辑线索、学习要点与提示、学习材料与方法、学习过程与评价、范例等等。因此,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充实自己、了解学生、熟悉教材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教学流程、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

  (二)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

  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所应达成的学习任务。它区别于美术课程总目标,也区别于各学龄段的阶段目标,它更强调单位时间内的效益。同时,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因此,制订教学目标应该具体而准确,并且具有可检测性。

  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应考虑三个层面: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但并非是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以文字的形式把教学目标确定下来,把握“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四个因素,例如在教学湘版义教教材《傲雪梅花》一课时,其能力目标可确定为“学生能在15分钟内用中国画工具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写意梅花图”。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考虑主目标、亚目标才生成性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还应考虑以下因素:①充分考虑不同学习领域,美术学习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不同学习领域,有其不同的目标取向,如“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目标侧重于对工具、材料、方法、步骤、语言、原理等方面的认识、理解与运用,以及通过造型表达思想与情感等。②充分考虑不同学习内容。在同一学习领域下的不同学习单元、学习内容其目标也是不一样的,如湘版义教课标教材7-9年级中关于中国画的教学内容有三个课目:分别为《傲雪梅花》、《寄情山水》、《以形写神》,其教学核心目标分别对应为了解中国画的笔墨、程式、形神兼备。③充分考虑学科特点,不要“荒了自己的田去种人家的地”。④充分考虑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例如同是剪纸的教学内容,其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段学习要求是不一样的。

  (三)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这里所说的“形式”是指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流程以及学习方式、活动设置等等。“内容”是指教学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应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就教学方法而言就有“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等。就学习方式而言,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

  “形式”很多,一堂课不能都用到,也不能说哪种形式就一定最好,就某一堂具体的课来说,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形式”,“形式”应为“内容”服务。例如:在学习一些基本的作画技法和步骤时,老师的讲解与演示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再如让小学低年级学生了解一些学科性较强的知识时,采取游戏、接力赛等形式进行知识的柔化处理就比较合适。同时,“形式”的选择应考虑其利益最大化,即采取哪种“形式”对于解决“内容”更直接有效,所谓“该看的要多看,该说的要多说,该画的要多画,该演示的一定要演示”。

  (四)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一堂课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一位教学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学流程设计的优化、教学时量和内容的合理安排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过程的优化应做到“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所谓“好钢”是指课堂上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所谓“刀刃”是指一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应选择最佳时机,把较多时间和主要精力投入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上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有效注意是有限的,很难保持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的持久注意力,一般来说,一堂课开头的几分钟课堂还未安全安静,学生精力还未完全集中,不宜于马上进入重点难点的学习,而应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由于“引人入胜的开头”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力开始集中了,此时应花费较多时间用若干小环节学习重点、突破难点,使课堂有一个“坚实的中部”。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是如何把握好“刀刃”,即正确把握好重点和难点,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重点,比如设计课教学中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和设计思维的训练就是重点,至于制作步骤、绘制方法等显得不那么要紧了。再如制作课中,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制作的流程和工艺就显得很重要。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者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对此,笔者建议教师用关键词呈现教学流程,并对表示重点和难点的关键词进行标记,这样在教学中才会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

  (五)范例应具典型性

  举一反三性是课程的基本特性之一,要做到“反三”,“举一”就很关键,关键在于范例应具有典型性。尤其是美术课,由于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特点,所以范例的典型意义尤为重要。所谓范例的典型性,通俗地说就是范例与学习目标能够最好地最直接地挂钩,最能说明问题,即“用它”最能“说话”,并不是越经典就越好。美术课中的范例主要指美术名作、学生习作、教师范画等。不同类型的范例选择应考虑不同的典型意义,有的范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步骤;有的范例旨在学生了解形式语言和艺术原理;还有的范例则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审美特征和人文价值。

  同一范例在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下,其典型意义的使用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例如有三个这样的课目:分别为《格尔尼卡赏析》、《立体主义画派》和《战争与和平》,教学中教师可能都会以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作为范例,但在这三个课目中其侧重点是应该不一样的,在《格尔尼卡赏析》一课中,范例的意义在于“就事论事”,即让学生了解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主题、构图、色彩、方法、原理、影响等方面;在《立体主义画派》一课中,以《格尔尼卡》为代表作品旨在了解立体主义画派的产生、艺术追求、造型原理、艺术风格等;而在《战争与和平》一课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战争与和平是艺术家表达的永恒主题之一,不同艺术家的表达方式、手段与方法不尽相同,其中《格尔尼卡》运用了象征、寓意的手法,用主体主义的造型原理来表达,同样具有强烈的感憾力。

  四、如何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否优化,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以一定的标准进行检测。笔者认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和课堂文化建设情况以及教学的负效三个方面来进行检测。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主要指学生的参与度、作业状况和学习的生成性状况。其中参与度包括问题的参与、交流与讨论的参与、思维的参与、实践的参与、评价的参与等方面的程度,可以通过问答、眼神、注意力、气氛、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来判断。作业状况包括学生作业完成的数量、作业效果、作业过程等方面的情况,可以通过巡回观察、作业展示、互动评价等方式检测,重点是通过作业状况了解学生对教学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生成性状况主要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发散、类比与拓展的能力,教学中可以看看学生有没有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愿望,是否有新的问题提出,能否运用本课学习所得解决实践问题。

  (二)课堂文化建设情况

  一堂好课除了应达成教学目标之外,形成良好的课堂文化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课堂文化包括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学科特征的凸现和健康心理情绪等。师生关系建立应体现为平等、亲和、自觉;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体现为轻松、活跃、有节奏、有秩序;美术的学科特征应体现为感性的、感观的、感觉的、感化的;健康心理情绪表现为渴望、快乐、回味。

  (三)反思教学的负效应

  教师的反思意识是有效教学的理念之一,而对教学的负效应的思考是教师反思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教师中的内容、课件、演示、评价、作品等有时可能会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或者副作用,如老师示范后学生可能完全模仿,课件等形式的“花哨”可能转移学生对内容的注意力,评价中的一味鼓励导致学生“好坏不分”等等都有负效应的具体体现。负效应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教学有效性的程度,需要在教学中对负效应进行有效的把控,让其最小化。

篇八: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课堂中有效示范教学的重要性(大全5篇)

  第一篇:美术课堂中有效示范教学的重要性

  从事美术教学一年多了,学生说得最多的就是:老师,我们没有艺术细胞,不会画。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老师更直观的传授绘画技巧----示范,通过示范,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观察、思考中模仿,很容易掌握基本绘画方法,达到一定的绘画水平,在表现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美术的爱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把美术课设计的直观形象,除了大量的图片冲击以外示范更是举足轻重,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结构、增强课堂凝聚力、提高学习效率等作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是半个孩子,他们也许已经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是动手能力还是处于初级的模仿阶段,因此需要老师的示范引导其进行绘画是必须的,而美术课的教学示范是指在美术课中,利用多种手段、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或制作地方法和步骤或原理,提高鉴赏水平,为实践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示范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东西是“不画不知道”。如《古镇风情》一课是水彩淡描课,我试着只讲理论,如何构图如何上色,结果学生在画完初稿后出现了诸多问题:涂水彩时,水分把握不好,颜色涂的不匀;主题不突出等等,不仅作业效果很不理想,有的学生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时如果教师如果能够边讲解边示范制作版画的过程,便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观察、思考中模仿,很容易掌握基本绘画方法,在表现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

  二、美术课堂上的教学示范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美术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今天,教学中重讲解,轻示范;重视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却忽略了学生美术技能的扎实掌握和绘画方法的学习运用,造成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缺失。所以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应认识到示范教学在课堂上的重要性,很多技能技法的传授需要教学示范。

  1、因材示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示范教学过频或过淡,忽略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对每一个步骤演示讲解,学生观看熟记,这就带来了相对的缺陷:部分学生在创作时容易受教师示范的“定势”,使得自己创作的作品没有很强的“原创性”,更多的是教师作品的“影子”。这样过频的示范只会使学生依葫芦画瓢,形成思维的惰性,而且也会让学生的作品风格单调划一。

  学生缺乏运用迁移的方法,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尝试艺术的表现方法,也就无法在美术创造行为的表现过程中发展个性和气质,创造新的作品。美术课虽然是技能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合理的示范,但它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2、示范教学流于形式,忽略学生的学习效果

  美术课堂示范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它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操作的动作要领,启发学生形象思维,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美术教材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是静态的,无论教材的解说多么仔细,步骤多么详细,都不如教师的示范能解决技法学习上的难点。通过示范,使其产生表象,进行形象思维,最后掌握知识技能。《水墨画—动物》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一些笔墨技巧,而这最为一目了然的方式是示范,学生通过示范的学习,初步发现了一些创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笔墨技巧,并跃跃欲试。这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然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到会学和乐学的境界,美术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建立起来。

  3、示范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讲究一定的量和度

  示范必须根据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用。示范是教学的手段,它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示范而滥用示范,只能在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它时,才恰到好处的选用示范手段。对于低年级,如果有较难的和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学习内容,教师不妨试着带领学生学习。例如初学水墨画,教师可以从构图开始,对造型,对线条、墨色的处理方法一一示范讲解,学生看的明白,学的真实,能较快的掌

  握技法。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持久,能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创造美的活动。高年级的学生无论质疑,解疑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思考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因此,教师只需根据教学目的,在一些人物造型,形象设计,构图等方面略做点拨即可。

  “教有法而无定法”,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学示范的创设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美术教学中良好的教学示范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扩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逐步学习创作和设计的方法。

  4、示范教学应具有启发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示范的范围应该确定为以具有普遍规律或程式的技法训练示范为主,而具有创意性探索性的创作过程就要偏重于启发和引导,不宜做完整的示范。在一节剪纸课上,课堂中有两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师快速的折剪,展开后变成一个双喜字;第二次是教师快速的将双喜字上下的两个口字进行了变化,简简单单的“笑脸”和“心形”。第一次的示范是揭示课题,引起兴趣;第二次的示范是启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示范简单而典型,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又起到了直观、形象的示范作用。这堂课的示范就完整的融汇于整节课中。

  美术课堂示范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在上述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关键处示范,千方百计的把拟订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找到了结合点。适量适度的示范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曲径通幽”的效果。教师的示范赋予课堂于“形”,学生的创作赋予课堂于“神”,神形兼备,方为上品。

  5、不能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并通过体验与感受,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如果误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做主,自己学习,那就削弱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总之,新课程下美术课的示范教学仍然是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匠心独具的示范设计及精心演绎的示范过程对学生来说弥足珍贵。“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教师如果抓好这一环节,便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

  第二篇:美术课堂中有效示范教学的重要性

  农村学校应该建立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

  从事乡村美术教学七年多了,正如夫妻关系一样,此时自己内心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以及与学生在活动中的长期接触,有着很多的不是滋味。在这七年多的教育工作中,听学生说得最多的就是:“老师,我们没有艺术细胞,不会画”、“老师,学画画有什么用”、“老师,我爸爸不喜欢我画画”。每每听见这样的话,都感觉是打自己的耳光!然而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看来在偏远的农村依然存在对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清楚,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有着很大的狭隘。同样是学科,为什么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理解就这样有分歧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现在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在教育改革翻天覆地的今天,农村教育正得到合理的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农村教育大有起色,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年代里,“素质教育”一词已经是呼声越来越高,而美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及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令人欣慰的,但是在农村地方依旧存在不足,农村的师资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落到实处,在很多教师、家长、学生的观念里还把它当副课,有的只排课,但实际上一个学期都没上过。也有一些教师上过,但老师本身不专业,脱离教材,教学生画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没有形成美术的教育体系,使所教学生没有目标性。美术课就这样被迫打入农村教育教学的“冷宫。”长时间地封冻起来。给我们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事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其次我们来看看制约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原因:1.农村的美术教育环境条件的限制:没有专业的教室、教学用具、学具,就连学生的美术课本都不齐、甚至有的时候都没有。2.农村的美术教育师资的限制:缺少专业的美术教师,特别是能说会画的美术教师,没有教师谈美术

  教育我认为是一句空话。3.农村的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虽说现在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有的学生家庭还是无法接受美术教育所要产生的大量费用,让人望而却步。4.农村的社会背景的限制:家长不重视、不理解,不给学生买绘画方面的材料和工具,学生地不在乎,都认为是些无用的东西,只有语文、数学、英语才是第一位的。加上学生视野不开阔,推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正是存在以上这些制约农村美术教育的原因,我认为,对其进行最好的调整办法就是建立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各个地方、各个学校根据自己本校实际的环境、条件建立自己本校的美术课程。第一:与学校、家长、同事协调沟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要争取学校对美术课的理解和帮助,对美术教育经费的投入,让教师有条件示范,让学生能跟上教师讲解来完成作业的这种基本环境条件。其次是与家长有所沟通,让他们认同你的教学。本人通过这几年的尝试,在对学校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中融入美术教育活动,让美术活动更加普及,更加与我们生活接近。比如我原来了学校的艺术节上面,以前只是一些形式简单、数量较少、体积很小的作品进行展示,甚至多年不变,或者是几年没有的现在。经过我的几年尝试,在学校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原学校的艺术节已经是每年必须开展的活动,是学校,甚至乡镇人民的一件大事。再活动中学生家长看见了孩子们除了文化知识以外的课余文化生活的大力发展,更能直观的感受到美术教育的成果以及重要性,这时的家长也就开始支持自己孩子在美术教育上的一些要求,更有一些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帮助自己孩子做不会的或者是办不到的。

  家长支持了,但更需要同事的支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给同事增加麻烦,再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课堂纪律,教室环境卫生等问题。例如,我们的美术课有很多的手工,一堂下来如果满地都是纸屑,你的同事还支持你的工作吗?同时说明了你的美术课是失败的,上得不美。如果拿下课前的二三分钟来整理卫生,来进行美的教育,我想教育的结果又不一样了。

  其次,可以利用学校各种活动或者其它活动来激励学生学习美术

  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利用学生的作品来布置班级文化建设。这样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班级,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

  一、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农村广阔的田野、丰富的自然环境、悠久的文化积淀,为农村的美术教育提供了生动的课程资源,既可以使身处农村的孩子感受到美术课的生动有趣,还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坚定农村孩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培养农村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要提高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工作,美术教师要做有“心”人:留心、细心,处处发现资源美,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利用农村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的寻找素材,自制教具教好美术,作为农村美术教师,我们要尽心尽力地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美,把美传播到每个学生的心里,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但提高了美术教学的实效性,还使农村儿童参与到美术实践中去,促进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留心生活,让农村孩子参与美术实践

  树叶,黄豆、蔬果、粮食、石子、玉米秸、树皮、树根、瓷砖、易拉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它们都是绝好的美术资源,在学生灵巧的手中都可以变成一幅漂亮的画或者是另一个有用的东西。“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学生的美术资源,潜移默化地培养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农村孩子参与美术实践。

  三、动手实践,多措并举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热情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淳朴而又丰富多彩,农村人民以其独特的方式进行着创造美的活动。在乡土文化中,在劳动过程中,每一个场面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些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的艺术源泉,都是美术课很好的写生素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身背画夹、手拿画笔,自由大胆地去描绘,去赞美自己的家乡,让学生在熟悉的家乡中寻找美,在取材的过程中欣赏美,在绘画的过程中创造美。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同时还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之情。美术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因为,在乡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就地取材的机会会更多,如开展剪纸、树叶粘贴画、花草粘贴画、泥人捏制等教学。这类教学既经济实惠,又能提高孩子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要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展览活动,如“乡土景观风景写生作品展”、“家乡美书画展”等,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联系共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科横向联系,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热情,四、感知生活,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

  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论,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重要手段。让学生找寻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对乡土文化中蕴含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是切合农村孩子认知实际的一种好的做法。对农村学生来说,如果所选取的素材都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文化知识,品评一幅艺术作品也就变成了品评一幅家乡画卷,这就容易得多,也生动得多。教师在给学生欣赏乡土文化中的美术作品时,不要把自己的感觉强加给学生,应该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乡土文化中蕴藏的美术因素进行收集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以学生收集的诸如农村灶台上的绘画、年画、典型建筑物、桥等作为素材,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了这些图画以后的心理感受,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后乘机简单地介绍了相关的人文历史与传统,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学生美术鉴赏力的提高大有帮助,能使一堂简简单单的美术课变得丰富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了他们的审美思路。

  总之,作为农村美术教师,我们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跳出“纯美术”、“专业体系”的小圈子,进入美术文化的大环境,注重乡土文化在农村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因地制宜,竭力去开发我们身边的美术资源,使农村美术教学更富有生气,更富有活力。

  【参考文献】

  [1]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8.[2]布迪厄,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6.[3]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4][5]马斯洛,林方译.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66、374.[5]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M].黄剑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4.第二:与农村现状相结合进行美术教学

  农村的美术教育相对困难大一些,大家都狭隘地理解为绘画,然而绘画只是美术中的一种而已,我们当教师的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乡土材料、实地写生来进行教学。众所周知,上美术课,要预备很多材料,如:橡皮泥、彩笔、卡纸、剪刀等等,要购买这些材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假如没有这些材料,美术课便难以开展。为了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爱好,我提倡学生将乡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引进课堂,没有橡皮泥制作泥塑,可以使用随处可得的黏土,没有卡纸,同样我们的作业本纸也可以代替;家家户户都有的绿豆、黄豆、大米,还有鸡蛋壳、毛线、碎布、都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品。于是美术课堂便成为学生的手工作坊,别具一格的装饰画也应运而生,用各种不同颜色的豆类拼成的猫头鹰,用茅草茎编成的风车,用碎布做成的仕女图,用皱纹纸做成的白雪公主,最出色的是利用我们生活中各种废弃的玻璃、陶瓷、硬塑瓶子、卫生筷子制作出来的别具一格的作品美妙极了。

  本人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四年了,我教过语文、思品、美术、英语等。在这些科目中,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超过我的想象。同样是学科,为什么学生会对它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呢?对此我想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感想。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老师更直观的传授绘画技巧----示范,通过示范,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观察、思考中模仿,很容易掌握基本绘画方法,达到一定的绘画水平,在表现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美术的爱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把美术课设计的直观形象,除了大量的图片冲击以外示范更是举足轻重,可以起到优化课

  堂结构、增强课堂凝聚力、提高学习效率等作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是半个孩子,他们也许已经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是动手能力还是处于初级的模仿阶段,因此需要老师的示范引导其进行绘画是必须的,而美术课的教学示范是指在美术课中,利用多种手段、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或制作地方法和步骤或原理,提高鉴赏水平,为实践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示范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东西是“不画不知道”。如《古镇风情》一课是水彩淡描课,我试着只讲理论,如何构图如何上色,结果学生在画完初稿后出现了诸多问题:涂水彩时,水分把握不好,颜色涂的不匀;主题不突出等等,不仅作业效果很不理想,有的学生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时如果教师如果能够边讲解边示范制作版画的过程,便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观察、思考中模仿,很容易掌握基本绘画方法,在表现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

  二、美术课堂上的教学示范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美术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今天,教学中重讲解,轻示范;重视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却忽略了学生美术技能的扎实掌握和绘画方法的学习运用,造成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缺失。所以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应认识到示范教学在课堂上的重要性,很多技能技法的传授需要教学示范。

  1、因材示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示范教学过频或过淡,忽略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对每一个步骤演示讲解,学生观看熟记,这就带来了相对的缺陷:部分学生在创作时容易受教师示范的“定势”,使得自己创作的作品没有很强的“原创性”,更多的是教师作品的“影子”。这样过频的示范只会使学生依葫芦画瓢,形成思维的惰性,而且也会让学生的作品风格单调划一。

  学生缺乏运用迁移的方法,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尝试艺术的表现方法,也就无法在美术创造行为的表现过程中发展个性和气质,创造新的作品。美术课虽然是技能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合理的示范,但它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2、示范教学流于形式,忽略学生的学习效果

  美术课堂示范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它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操作的动作要领,启发学生形象思维,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美术教材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是静态的,无论教材的解说多么仔细,步骤多么详细,都不如教师的示范能解决技法学习上的难点。

  通过示范,使其产生表象,进行形象思维,最后掌握知识技能。《水墨画—动物》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一些笔墨技巧,而这最为一目了然的方式是示范,学生通过示范的学习,初步发现了一些创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笔墨技巧,并跃跃欲试。这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然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到会学和乐学的境界,美术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建立起来。

  3、示范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讲究一定的量和度

  示范必须根据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用。示范是教学的手段,它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示范而滥用示范,只能在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它时,才恰到好处的选用示范手段。对于低年级,如果有较难的和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学习内容,教师不妨试着带领学生学习。例如初学水墨画,教师可以从构图开始,对造型,对线条、墨色的处理方法一一示范讲解,学生看的明白,学的真实,能较快的掌握技法。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持久,能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创造美的活动。高年级的学生无论质疑,解疑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思考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因此,教师只需根据教学目的,在一些人物造型,形象设计,构图等方面略做点拨即可。

  “教有法而无定法”,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学示范的创设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美术教学中良好的教学示范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扩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逐步学习创作和设计的方法。

  4、示范教学应具有启发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示范的范围应该确定为以具有普遍规律或程式的技法训练示范为主,而具有创意性探索性的创作过程就要偏重于启发和引导,不宜做完整的示范。在一节剪纸课上,课堂中有两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师快速的折剪,展开后变成一个双喜字;第二次是教师快速的将双喜字上下的两个口字进行了变化,简简单单的“笑脸”和“心形”。第一次的示范是揭示课题,引起兴趣;第二次的示范是启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示范简单而典型,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又起到了直观、形象的示范作用。这堂课的示范就完整的融汇于整节课中。

  美术课堂示范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在上述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关键处示范,千方百计的把拟订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找到了结合点。适量适度的示范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曲径通幽”的效果。教师的示范赋予课堂于“形”,学生的创作赋予课堂于“神”,神形兼备,方为上品。

  5、不能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并通过体验与感受,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如果误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做主,自己学习,那就削弱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总之,新课程下美术课的示范教学仍然是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匠心独具的示范设计及精心演绎的示范过程对学生来说弥足珍贵。“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教师如果抓好这一环节,便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

  第三篇: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赵生平

  【摘要】在《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文中提到,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检验美术教学的重要标准,也就是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是否有收获。我们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那就需要我们的美术教学提高效率。我们美术老师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更应该了解、认识并改进美术教学,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创设有效的学习过程,通过和谐的方式和行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到美的环境,插上美的翅膀,实现美的创造。

  1有效导入,创设情景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小学生阶段的美术教学要尽量避免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用新颖实用和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授课。一节“好课”,一节有效率的课应该从导入新课开始就能紧紧的“抓住”学生。对于低年段的学生可以多采用谜语,故事,游戏等创设情境的方法,到了中高年级则可以采用直接,明确的方法引起他们的兴趣。

  如在教授《猜猜我是谁》一课时,先让两名个头、胖瘦差不多的同学和大家打招呼,然后让他们在教室外面戴上面具,回到教室。同学们都好奇地想猜一猜谁是谁?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被面具、猜测而激发,更激起了创作的欲望。

  又如在教《泡泡飞呀飞》一课时,我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吹泡泡”。学生非常高兴,一遍一遍反复地蘸肥皂皂液,为的是一次比一次吹得大,吹得多。他们努力地扇起泡泡,希望泡泡在空中存在的时间长一些。欣赏着透明的泡泡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不断变幻的色彩。全班同学在尽情的游戏中,体验到蘸肥皂液、吹、扇等生动的人物动态。感受游戏,画游戏场面,学生从开始游戏到选材、构思、以至无拘无束的完成作业,整个课堂活泼自由,激发了他们表现形象的灵感。培养了学生对美术课的情感,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有效讲授、巧妙提问

  古人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教师的“讲授”总是能够

  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喜欢她的讲课方式、风格或某种讲课的细节,那么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就会是有效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讲授方法,以达到最大的效率。

  在讲授《三个好伙伴》教学中我考虑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绘画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如果在让他们欣赏美术作品时使用“块面,构图,色彩”等术语,肯定是生涩难懂的。所以我尽量用他们能听明白的语言进行教学:这张画画漂亮吗?什么地方让你记得最牢?红黄蓝三种颜色可以调出其他颜色,真是好看又好玩,我们也可以学一学,等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每句话每个问题都能听懂,自然在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也就流畅起来,教学的效率也随之提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引起学生的足够兴趣和回应,让学生想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同时教师的有效提问还要体现在倾听学生发言和等待他们思考上。教师的提问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被问而产生自问,从而转向主动学习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就应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把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等待学生思考则能避免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是真正意义上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实现平等有效教学的表现。

  3有效方法、形式多样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小学生阶段的美术教学要尽量避免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用新颖实用和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授课。

  如在《恐龙世界》教学中我先提前布置课前收集有关远古恐龙动物资料的任务,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中教流评选出资料最丰富准备最充足的学生,请他当“恐龙世界”的小导游给大家介绍有关的知识。台上的学生讲得头头是道,底下的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这样做既避免了教师的满堂讲,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保持他们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和学习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学生兴趣易转移的特点,采用少练、精练、勤练的方法来达到有效教学。

  4有效评价、保持兴趣

  有人这样说过:在孩子的最初阶段,周围的人对他们的评价是他们最初形成自我评价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的言行,评价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有的家长甚至戏称教师的话对他的孩子来说就是圣旨。

  所以教师的评价,激励也一定要有效。例如在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上就不能泛泛而论,什么画得真好,做得真漂亮等等,一定要注意避免。我在批阅学生作业时喜欢当堂面批和课下批阅相结合,对于作业速度快的学生我在课堂上就进行口头表扬,一方面可以让他们继续努力,另一方面又能刺激那些缓慢的学生加紧速度。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作业多在本班里展示表扬,能力差一些的就设法找到他们作业中的某一个闪光点:构图大小合适,色彩搭配和谐或者涂色均匀等等,总之要让每个受到表扬的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于他们的作品是不分彼此,真心赞美的,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激励学生,保持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没有教师心灵的参与,课堂就象没有雨水的春日,同样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也就是波纹不起的死水潭。有效教学的实施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愿有效教学能开启教师更多的教学机智,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放飞师生共同的心愿

  第四篇: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美术课堂教学已经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引下,取得了积极显著的变化和成效,但是在课改不断推广和逐步深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新旧教学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日益显露出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美术,以最短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是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条件,也是美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通过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我就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

  美术课堂

  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学会做人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可测性和量化观念。美术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否能实施有效教学,决定了美术教育的质量。小学美术课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画画课,上美术课就是让学生学画画,其实不然。根据美术的含义,按照现在较为公认的分类,美术的种类应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绘画只是美术课程内容分类中一种最为主要的艺术形式。但是,由于长期狭窄的错误认识,使一些老师上小学美术课时,只往黑板上画一些简单简笔画或者线描画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下面“依样画葫”。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对这样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产生厌倦,从而造成上美术课时,学生就会有逃学现象和上美术课爱睡觉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也让美术课程失去它真正的有效教育教学目的和价值。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我认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是改变这种现象发生的唯一途径。有效教学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有效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教师互动交流,使学生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中。下面我就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几

  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只有“用心倾听”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感情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美术课的“讲授”必须少而精,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创作,这意味着教师要把一肚子的学问浓缩成精华呈现给学生。学生喜欢博学、幽默、亲切的老师,教师的个人魅力指数决定了学生是否会喜欢你和你所教的课程。

  二、充分挖掘校本教学资源,灵活多样实施教学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让教学“活”起来。因为,各个小学的教学环境、实际条件不同,小学美术教材内容不可能完全适应各个学校的美术教学要求。然而,一些老师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时,只是简单而枯燥地进行“依葫画样”式教学,匆匆交完作业完事。我认为应该充分挖掘校本教学资源,灵活多样实施教学。例如:在教学《画脸谱》这一课时,我不是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画,而是让学生事先去准备好鹅卵石,然后带来教室进行作画。这样既增添了学生的乐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枯燥乏味的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应贯穿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的,优秀的小学美术作品创作灵感也是从这样的氛围产生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设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式渗透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又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美术知识,更能够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例如:

  1、在教授《变幻的色彩》一课时,我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装有三原色水的透明杯子三个,让学生把其中任意的两个装有三原色水杯子里的水随意混合,观察颜色混合后的变化。然后,播放轻柔流行音乐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调色板和水彩纸上任意进行色彩调配与吹色水游戏练习,让他们从中感受色彩变幻的乐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所有的学生都

  参与到学习中去,整个课堂气氛都“动”起来了。

  2、在教授《辣椒真辣》一课时、我让同学们先尝辣椒,观察学生表情变化。辣椒有什么特点呢?吃在嘴里有什么感觉?酸甜苦辣用色彩怎样表现呢?让学生欣赏图片,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味觉与色彩的关系。用色彩来表现你的味觉也很有趣,同学们,你能把火辣的感觉画出来吗?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导入《各种各样的鱼》一课时,我让学生猜谜语:身体像树

  叶,尾巴像折扇,没手也没脚,能在水中游。瞬间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重视学生作业,进行多样性评价

  学生的作业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评价不仅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及时启发和帮助学生,而且可以使教师把握住指导学生的有利时机;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学习的方向。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转变,整体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学生作业评价也引起极大的重视。“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是每个人先天具有的本性”。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挖苦,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小学生也如此。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非常幼稚,这时候他们的美术作品充满着天真和幻想的色彩,他们非常渴望自己的美术作品得到老师给予一个好的评价。在作业评价的时候,不能以像和不像、好和不好来区分评价,老师要用真诚和善良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作业,尽可能发现其优点,并进行多样性评价,加以表扬。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

  1、学生画一幅自画像,也许眼睛画斜了、鼻子画扭了、嘴巴画歪了。但是,我们老师不要以?像与不像?专业画画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作业,应去发现学生画中的?亮?点进行表扬,对画画中的缺点进行指导性和纠正性评价。这样也许学生会越来越喜欢上美术课,也非常喜欢画画。

  2、在上《小泥人》这一课时,也许学生根本不按照老师的想法和指导的方法去捏、搓、造。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去乱捏乱造一通。当时,作为老师请不要立即对学生的作品作终结性评价,如果作了评价将大大挫伤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是应该让学生把自己创作的作品拿回教室中,让他们做自评——自己的作品好在哪里、美在哪里。让他们互评——哪一个人的作品最好最美。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评价做总结

  性评价——表扬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得较好的,鼓励在创作过程中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

  达到了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

  五、注重有效的教学反思

  教育是科学,科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教育是艺术,艺无止境。美术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还是要靠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反省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才能打开自己的眼界,多吸收其他学科有益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善于拓展,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更新更好更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法。要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有效性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有利于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中,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或是收获美术的技能技巧,或是收获一份快乐的心情。

  六、教学生学会做人

  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学之大用。为此要求我们教师要从教学生学会做人的高度从事教学,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崇高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就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会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总之,我们要教学生做人,教学生知识。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多样的。只要围绕着小学美术课标要求,充分挖掘教学之源,创设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断提高和完善对学生的作业、作品评价,相信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参考文献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余文森

  编著

  2011年6月《对美术教学评价语言的思考与探索》,《江苏教育》,2005年第1期3《素质教育新探》《六盘水教育学会编》2005年8月

  第五篇: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锦水中学

  曾惠萍

  美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艺术智能、提高艺术鉴赏力、陶冶生活情趣、启发艺术潜能为目的。所以,如何加强美术课堂教学,使四十五分钟行之有效,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由于初中美术课没有升学考试任务,一方面,学生会忽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美术教师却可以在严格实施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大胆的干一番,更有利于搞一些前瞻性的教学实践。通过美术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美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美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为了使学生重视并且真正爱上美术课,美术课一定要上出自己的特色,吸引学生的眼球。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校,由于受到办学条件各方面的限制,有些美术课应具备的硬件没有,在这种条件下,美术课的教学策略、方法就尤为重要。在这种环境下对于有效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一节有效的课首先教师要对教材研读精透,理出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这样才能清晰的把握教学思路,才知道这节课我跟孩子要交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把握整节课的节奏,做一位好导师。

  二、45分钟的有效课堂

  一星期一节美术课,而这一节课只有45分钟,该如何让孩子在这45分钟里有所收获。美术课主要注重孩子的观察,动手,思维的培养,这就看教师在语言上怎样引导,归纳。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更进一步的提高,并非一日就能达成功效,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的提炼,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有效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成功组织教学,为有效课堂保驾护航

  如何提高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上《远古的呼唤》这一课中,教材以《火种》这一剧本为线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策划、组织、创作、展现等一系列活动,追溯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和情感,探求艺术的根源,感知先民在改造环境、美化生活中的创造发挥,体验原始艺术的魅力。教师首先运用真情实感的语言艺术,与现代社会对比强烈的原始部落人们生活的图例、历史知识、奇闻趣事等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进一步了解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和参与活动的冲动。同时,展开“我的原始生活”的讨论活动媒体教学,充分利用道具活跃课堂氛围,让全体学生多能跟上节奏积极的参与。

  四、教师的引领,是提高教学课堂成功的砝码

  不论什么样的课,都有其学科特色。音乐是歌舞美,体育是运动美的体现,而美术则是体现艺术美技能方面的引导,这一点教师的示范引领是不容忽视的,引用一句话“心中装着画,天塌都不怕。心中没有画,只讲不敢画。”五,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和主题意识的挖掘

  课堂从来都是互动的,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主题课堂。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与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篇九: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方案(共5篇)

  第一篇:提高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方案

  《提高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方案

  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校美术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使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同时《美术新课程标准》对美术学科的发展、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要认真学习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来符合现代教育规律发展的要求。

  二、理论的支撑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正处人类个体生命过程中极为特殊的阶段,除了生理发育十分迅速,身高、体重快速增加以外,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随之增加。但是,他们急于成熟、独立的特征,影响了他们。其表现为,在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还十分幼稚,还不稳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列为美术课程的任务之一。从“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

  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中可以看到对美术教育的明确要求。

  由此,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能画而不愿画,或者干脆趴在桌上不听,或者胡乱画而无章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1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2学习方法不当;3学习无成就感,想学,又不会学,走弯路。为此我们为解决这3个问题,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

  三、研究的目的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跟随老师的教,学生主动的学。

  2.用简易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在欣赏课中,要适时提高学生的活跃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从而避免“老师讲,学生听不懂或开小差或打哈欠”等情况;在技术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动手绘画,多采用先鼓励后指正的方式,肯定学生的绘画成就,帮助学生建立绘画的自信心;在创意制作时,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了解更多,参与更多的设计实践……

  3.提高学生人文和文化素质,开阔其视野,增强其创作意识。4.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让学生主动去学主动去做。

  四、研究的内容1)学习目标;2)提高导入的吸引力;3)学习过程的合理性;4)短时间的课堂练习的有效性;5)知识范围的拓展与延伸;6)学生课后的主动性的调动。

  五、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法:问卷式、访谈式和采集数据式。2.传授法:把好的、优秀的学习方法教与学生。

  3.个案研究法:在日常的教学中,依据学案,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讨论作业的实际操作情况,找出恰当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文稿,再次来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的自主性,并且真正切实提高学生的兴趣。

  4.逻辑归纳法: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探讨该课题的一般教育理论

  与实践模式。

  六、课题成果形式

  1.学生跟踪调查表一份。2.教学质量成果。3.案例汇编。4.公开课、优质课。5.论文。6.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及内容

  1.前期准备阶段:2008年9月-10月

  理论学习及确立课题研究的内容

  2.开题报告阶段:2008年10月-11月

  3.初步研究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8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课堂听课效率;4.中期研究阶段:2009年9月-2010年8月

  对同一课时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手段,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从而获得课堂教学有效与否的实际素材;

  建立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合理的教学模式。5.后期研究阶段:2010年9月-2011月6月

  学生课堂教学及课后自主学习的成果展;

  8.后期评价阶段:2010年7月-2011月8月

  结题报告;呈现研究结果。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

  1.学校教科研领导负责兼管和督查本课题组的研究实施

  2.课题研究小组:老、中、青三代教师参与,经验与精力、理论与实

  践鼎力支撑。

  3.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室、图书馆等场馆和教学设备的支持。

  九、研究结果的鉴定

  1.对课题进行实践层面的评估。2.对课题进行理论层面的评估.3.对课题进行鉴定。

  第二篇:《提高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方案

  《提高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方案

  遂川县泉江中学

  邝光富

  一、研究背景:

  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能画而不愿画,或者干脆趴在桌上不听,或者胡乱画而无章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2)、学习方法不当;(3)、学习无成就感,想学,又不会学,走弯路。为此我们为解决这三个问题,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使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同时《美术新课程标准》对美术学科的发展、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要认真学习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来符合现代教育规律发展的要求。

  三、理论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正处人类个体生命过程中极为特殊的阶段,除了生理发育十分迅速,身高、体重快速增加以外,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随之增加。但是,他们急于成熟、独立的特征,影响了他们。其表现为,在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还十分幼稚,还不稳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列为美术课程的任务之一。从“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中可以看到对美术教育的明确要求。

  四、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跟随老师的教,学生主动的学。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提高学生人文和文化素质,开阔其视野,增强其创作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4、用简易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在欣赏课中,要适时提高学生的活跃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从而避免“老师讲,学生听不懂或开小差或打哈欠”等情况;在技术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动手绘画,多采用先鼓励后指正的方式,肯定学生的绘画成就,帮助学生建立绘画的自信心;在创意制作时,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了解更多,参与更多的设计实践……

  5、.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让学生主动去学主动去做。

  五、研究的内容:

  1)提高导入的吸引力;

  2)课堂教学整体优化,重视多媒体等不同教学方式的相关资料的调查、研究。

  3)在美术课中凸现人文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课堂学习,对相关资料进行调查、整和与研究。在实践教学中提倡要注意营造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4)短时间的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学生课后的主动性的调动。

  六、研究的对象、方法及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初中七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美术课堂教学及美术兴趣活动课为载体进行研究。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1)调查美术课堂现状,了解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2)收集资料、学习理论(3)撰写课题申请报告(4)尝试研究

  2、具体实施阶段:2011年4月至2011年9月。(1)撰写开题报告,调整课题实施计划。(2)继续收集文献,充实理论基础.(3)进行提高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4)撰写中期报告,调整实施方案.3、总结成果阶段: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1)全面总结,归因分析(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整理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资料

  (三)研究方法

  1.调查法:问卷式、访谈式、采集数据式、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2.传授法:把好的、优秀的学习方法教与学生。

  3.个案研究法:在日常的教学中,依据学案,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讨论作业的实际操作情况,找出恰当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文稿,再次来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的自主性,并且真正切实提高学生的兴趣。

  4.逻辑归纳法: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探讨该课题的一般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

  七、课题预期成果:

  通过一年时间的实验和研究,教师和学生都欣喜地感受到了其效果的显著,特别是对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丰富了学生的视觉语言,受到了学校各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

  (一)学生方面

  1、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尝试改变固有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上好每一节美术课,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美术的激情。美术课程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

  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

  3、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我们的学生由于有着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因此他们的想象思维和绘画水平也各不相同。课后,我会尽可能多地去接触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画画习惯,帮助他们寻找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不足。对于造型能力相对弱的学生,我不仅要耐心进行个别指导,尽可能多地鼓励他们,还要提供一些适合他的图片资料,拓宽他们的思维。在平时的美术课上,我也注重增强学生绘画的灵活性。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地画大,或适当的画一些弯曲幅度特别大的线条。学生在美术欣赏过程中也能将学过的知识用起来,这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

  4、渗透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注重对美术语言以及美术界的发展规律等基础性内容的学习;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美术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自我提升鉴赏能力打下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学生的一些观念,培养他们勇于开口、敢说真话的良好品格及敢于向权威提出疑问的精神。并且结合每个人自己的经验背景,对美术作品作初步的评价,老师所要做的是继续丰富充实他们的经验世界,并且给他们一个衡量艺术的天平。在我们创造的这个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他们自我感觉到了对美术作品也有自己的鉴赏能力,这为深层次的鉴赏做好铺垫。

  (二)教师方面

  有效的美术课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发现美、表现美、进而创造美的重要环节。中学美术教师应

  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水平,并且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尝试改变固有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上好中学的美术课。

  1、美术教师应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水平。

  美术欣赏课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几乎涵盖了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甚至是科学等学科;而且欣赏课可以欣赏的作品种类繁多,如国画、油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园林等。面对如此丰富的内容,教师必须博览广学。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应平时就注重广泛收集查阅资料,能在教学时选择一些适当的音乐来烘托课堂气氛,创造美的意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将更能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认为美术课富有情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2、教师也要注意语言的艺术。

  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好的引言所带出的艺术魅力既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是使学生对美术欣赏产生兴趣的办法之一。“万事开头难”,一堂出彩的美术课,首先就是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地吸引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来。在此,就必须要求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句开场白上进行仔细推敲,既要符合学生的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能与所要学习内容联系起来。所以,美术教师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美术及美术教学能力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同时也必须精心准备教案,并且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积极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在此,教师应该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以及各种现代化教学工具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

  3、改变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手段,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优化美术课的办法之一。

  通常的美术课,全靠教师讲解,教学方法呆板,效果并不佳。现在,教师可以结合新的教学理念,采取一系列的新教学措施来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例如:让课堂与平时相结合,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也就是让学生在业余课后自行搜集美术资料;这样既能教会学

  生学会自己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对美术课程产生一定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可以一举两得。通过评价美术作品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动脑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接受教师的给予,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第三篇: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美术课堂教学已经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引下,取得了积极显著的变化和成效,但是在课改不断推广和逐步深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新旧教学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日益显露出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美术,以最短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是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条件,也是美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通过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我就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

  美术课堂

  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学会做人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可测性和量化观念。美术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否能实施有效教学,决定了美术教育的质量。小学美术课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画画课,上美术课就是让学生学画画,其实不然。根据美术的含义,按照现在较为公认的分类,美术的种类应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绘画只是美术课程内容分类中一种最为主要的艺术形式。但是,由于长期狭窄的错误认识,使一些老师上小学美术课时,只往黑板上画一些简单简笔画或者线描画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下面“依样画葫”。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对这样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产生厌倦,从而造成上美术课时,学生就会有逃学现象和上美术课爱睡觉的现象

  时有发生,因此也让美术课程失去它真正的有效教育教学目的和价值。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我认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是改变这种现象发生的唯一途径。有效教学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有效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教师互动交流,使学生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中。下面我就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几

  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只有“用心倾听”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感情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美术课的“讲授”必须少而精,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创作,这意味着教师要把一肚子的学问浓缩成精华呈现给学生。学生喜欢博学、幽默、亲切的老师,教师的个人魅力指数决定了学生是否会喜欢你和你所教的课程。

  二、充分挖掘校本教学资源,灵活多样实施教学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让教学“活”起来。因为,各个小学的教学环境、实际条件不同,小学美术教材内容不可能完全适应各个学校的美术教学要求。然而,一些老师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时,只是简单而枯燥地进行“依葫画样”式教学,匆匆交完作业完事。我认为应该充分挖掘校本教学资源,灵活多样实施教学。例如:在教学《画脸谱》这一课时,我不是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画,而是让学生事先去准备好鹅卵石,然后带来教室进行作画。这样既增添了学生的乐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枯燥乏味的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应贯穿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的,优秀的小学美术作品创作灵感也是从这样的氛围产生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设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式渗透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

  趣,又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美术知识,更能够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例如:

  1、在教授《变幻的色彩》一课时,我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装有三原色水的透明杯子三个,让学生把其中任意的两个装有三原色水杯子里的水随意混合,观察颜色混合后的变化。然后,播放轻柔流行音乐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调色板和水彩纸上任意进行色彩调配与吹色水游戏练习,让他们从中感受色彩变幻的乐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所有的学生都

  参与到学习中去,整个课堂气氛都“动”起来了。

  2、在教授《辣椒真辣》一课时、我让同学们先尝辣椒,观察学生表情变化。辣椒有什么特点呢?吃在嘴里有什么感觉?酸甜苦辣用色彩怎样表现呢?让学生欣赏图片,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味觉与色彩的关系。用色彩来表现你的味觉也很有趣,同学们,你能把火辣的感觉画出来吗?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导入《各种各样的鱼》一课时,我让学生猜谜语: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折扇,没手也没脚,能在水中游。瞬间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重视学生作业,进行多样性评价

  学生的作业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评价不仅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及时启发和帮助学生,而且可以使教师把握住指导学生的有利时机;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学习的方向。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转变,整体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学生作业评价也引起极大的重视。“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是每个人先天具有的本性”。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挖苦,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小学生也如此。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非常幼稚,这时候他们的美术作品充满着天真和幻想的色彩,他们非常渴望自己的美术作品得到老师给予一个好的评价。在作业评价的时候,不能以像和不像、好和不好来区分评价,老师要用真诚和善良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作业,尽可能发现其优点,并进行

  多样性评价,加以表扬。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

  1、学生画一幅自画像,也许眼睛画斜了、鼻子画扭了、嘴巴画歪了。但是,我们老师不要以?像与不像?专业画画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作业,应去发现学生画中的?亮?点进行表扬,对画画中的缺点进行指导性和纠正性评价。这样也许学生会越来越喜欢上美术课,也非常喜欢画画。

  2、在上《小泥人》这一课时,也许学生根本不按照老师的想法和指导的方法去捏、搓、造。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去乱捏乱造一通。当时,作为老师请不要立即对学生的作品作终结性评价,如果作了评价将大大挫伤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是应该让学生把自己创作的作品拿回教室中,让他们做自评——自己的作品好在哪里、美在哪里。让他们互评——哪一个人的作品最好最美。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评价做总结

  性评价——表扬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得较好的,鼓励在创作过程中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达到了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

  五、注重有效的教学反思

  教育是科学,科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教育是艺术,艺无止境。美术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还是要靠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反省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才能打开自己的眼界,多吸收其他学科有益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善于拓展,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更新更好更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法。要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有效性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有利于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中,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或是收获美术的技能技巧,或是收获一份快乐的心情。

  六、教学生学会做人

  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学之大用。为此要求我

  们教师要从教学生学会做人的高度从事教学,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崇高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就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会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总之,我们要教学生做人,教学生知识。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多样的。只要围绕着小学美术课标要求,充分挖掘教学之源,创设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断提高和完善对学生的作业、作品评价,相信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参考文献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余文森

  编著

  2011年6月《对美术教学评价语言的思考与探索》,《江苏教育》,2005年第1期3《素质教育新探》《六盘水教育学会编》2005年8月

  第四篇: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锦水中学

  曾惠萍

  美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艺术智能、提高艺术鉴赏力、陶冶生活情趣、启发艺术潜能为目的。所以,如何加强美术课堂教学,使四十五分钟行之有效,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由于初中美术课没有升学考试任务,一方面,学生会忽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美术教师却可以在严格实施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大胆的干一番,更有利于搞一些前瞻性的教学实践。通过美术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美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美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为了使学生重视并且真正爱上美术课,美术课一定要上出自己的特色,吸引学生的眼球。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校,由于受到办学条件各方面的限制,有些美术课应具备的硬件没有,在这种条件下,美术课的教学策略、方法就尤为重要。在这种环境下对于有效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一节有效的课首先教师要对教材研读精透,理出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这样才能清晰的把握教学思路,才知道这节课我跟孩子要交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把握整节课的节奏,做一位好导师。

  二、45分钟的有效课堂

  一星期一节美术课,而这一节课只有45分钟,该如何让孩子在这45分钟里有所收获。美术课主要注重孩子的观察,动手,思维的培养,这就看教师在语言上怎样引导,归纳。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更进一步的提高,并非一日就能达成功效,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的提炼,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有效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成功组织教学,为有效课堂保驾护航

  如何提高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上《远古的呼唤》这一课中,教材以《火种》这一剧本为线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策划、组织、创作、展现等一系列活动,追溯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和情感,探求艺术的根源,感知先民在改造环境、美化生活中的创造发挥,体验原始艺术的魅力。教师首先运用真情实感的语言艺术,与现代社会对比强烈的原始部落人们生活的图例、历史知识、奇闻趣事等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进一步了解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和参与活动的冲动。同时,展开“我的原始生活”的讨论活动媒体教学,充分利用道具活跃课堂氛围,让全体学生多能跟上节奏积极的参与。

  四、教师的引领,是提高教学课堂成功的砝码

  不论什么样的课,都有其学科特色。音乐是歌舞美,体育是运动美的体现,而美术则是体现艺术美技能方面的引导,这一点教师的示范引领是不容忽视的,引用一句话“心中装着画,天塌都不怕。心中没有画,只讲不敢画。”五,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和主题意识的挖掘

  课堂从来都是互动的,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主题课堂。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与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第五篇: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修文县大石乡连丰小学

  李鹏

  摘要: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应把握好课堂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的辅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品的评价巩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美术

  美术课堂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有效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教师互动交流,使学生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中。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呢?

  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上得成功,新课导入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导入方法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怎样导入新课才有效呢?

  (一)导入要有针对性。导入新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能力基础、兴趣爱好设计等。由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听

  故事的特点,可以采用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导入。如在导入《各种各样的鱼》一课时,我让学生猜谜语: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折扇,没手也没脚,能在水中游。瞬间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而高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想象能力比较强,可以采用联想类比、启发谈话等方法导入。同样的教材,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导入要有启发性。在课堂上,经常性地采用设问和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倡他们大胆、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探索,让学生主动地分析、比较、动脑、动手实践,表达自己的见解,寻找多种方式解决问题。适当引进竞争机制,如“看谁想法妙”、“谁的想法更精彩”,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导入要有新颖性。新颖的导课往往能出奇制胜,这样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强化他们的感知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结合其他课程的知识内容和美术元素,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在美术课中,制造出“新鲜“的氛围。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绘画时期不要过早用技法技能去规范他们,所谓的“教”就是要启发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情况下,教师非常重视新课的讲授、教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但忽视了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越俎代庖,把所有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一种模式里面,形成“千人一面”的作业情况;一种是教师讲完新课内容后,放任自流,撒手不管。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鼓励创新。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新,寻找新点子。低年级学生绘画的兴趣很高,且画得很快,容易有画不好的地方。出现这种情况,首先不要动手给学生修改。因为教师的修改失去了学生原有的天真与稚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发挥和智力的发展,导致原本属于学生们自己的感觉、领悟和

  表现被替代。

  (二)指引观察,强化记忆。绘画的前提是观察,只有通过观察去感知物象的本质特征。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心理感受,让其自由发展。自由发展不是不教育,自由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既可以指引学生观察实物,也可以指引学生进行一些抽象的构图和表达,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活动,自由发挥想象,在随意的推进中建立了画面的“形式王国”。

  三、巩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巩固,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美术,特别是对个别美术素质不好的学生。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尽可能地表示出共鸣和欣赏,应多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被认可的感觉,从而坚定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兴趣。

  巩固学生学习兴趣,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一)语言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作业作出积极评价,多给予学生建设性的意见,少做批评或否定,比如“很好”、“你真棒”、“你一定能行”等等,极大鼓舞了孩子的积极性。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要清楚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方向,正确引导。看见微小的闪光之处都应及时鼓励表扬,重视学生美术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和人生的一个生命阶段独立存在的意义。

  (二)肢体评价。教师对孩子绘画作品表现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到他们。比如:伸出大拇指、抚摸他的头、眼神饱含期待与其交流,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鼓励和肯定。

  (三)物质奖励。发一朵小红花、一个小勋章、一件小饰物,学生都会很在乎的。在一次课上,我给发言积极、想象丰富的孩子发一朵小红花后,从此不爱发言的孩子也慢慢开始发言,发言的同学变得更多更积极。

  (四)文字评语。在某些作业的后面写一些评语,比如一个笑脸、一段鼓励的话语等等,学生看了也很高兴,同时他们可以及时了解自己达到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在深入推进新课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更好把握教材和学生,以“学生为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小学美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推荐访问: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美术

Top